李白在黄鹤楼上听人吹笛,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惊艳了千年!七言绝句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它发展并流行于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写下了一首首精彩纷呈的七言绝句。其中李白和王昌龄二人代表了七绝的最高成就。由于篇幅短小,七言绝句的最大特点便是精炼含蓄,多弦外之音。小编今天便通过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七言绝句中的弦外之音。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李白晚年同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听人吹笛时,有感而发的一首七言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这首诗便是一个范例。尤其是最后7个字,更是妙笔生花,令人拍案叫绝。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白的这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首句“一为迁客去长沙”,用了西汉贾谊指责时政,而遭受权臣谗毁,贬官长沙的典故。这句诗的弦外之音,即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之事。所以李白这里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是为了表达无辜受害的愤懑,和一种自我的辩白之意。
次句“西望长安不见家”,则紧承首句句意,抒写了李白即便身为贬谪之人,也不忘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所以他不禁在贬谪的路上“西望长安”。而长安离被贬谪之地的距离十分遥远,不用多想,即便李白望眼欲穿,也是看不见长安的。这便是这句诗的弦外之音。而李白不见长安,自然会感到惆怅,很容易触景生情。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最后两句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最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即黄鹤楼上吹响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落下了梅花。“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落梅花”,即《梅花落》,是古代笛曲名。这两句诗需要注意的地方,便在于最后7个字上,它不是实写,江城五月是不可能落梅花的。那么,李白为何要这么写呢?
这就不得不说李白的妙笔生花了。由于诗的前两句,已经让李白产生了惆怅的情绪。所以当李白在黄鹤楼上听人吹《梅花落》的笛声时,便倍感凄凉,心中生寒。于是便催生了梅花落在了五月的江城,弦外之音便是李白遭受冷落后的心情写照。《唐诗直解》评论李白这首诗说“无限羁情笛里吹来”,便是这个意思。
综上所述,李白在黄鹤楼上听人吹笛,然后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凄凉景象,借景抒情,含蓄的表露出被贬谪后内心凄寒的弦外之音。从七言绝句的艺术技巧上来看,这是一首惊艳了千年的传世之作。其实音乐与人的情感本就是相通的,就像我们听歌时,仿佛听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