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所处的时代诸侯们为了争夺霸权战乱不休,加之暴君无德,视人命为草芥,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是华夏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无序走向有序,黎明到来前最深邃的黑暗时刻。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庄子,形成了他独特的“道”“我”合一的哲学观。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点评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个“不能忘情”的庄子,表面上来看是一名远离凡俗的隐士,但实则上,他更推崇世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达到“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他在《庄子·人间世》一章中,便讲了四种身处人群中,遇到困境时,如何超脱烦恼、走出迷茫的方法。
一、怀才不遇,事业不顺怎么办?庄子:保持心的虚静,不为名利所烦忧,静待机遇的到来
《人间世》一章,庄子主要是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全自我,解决人际纠纷的智慧。
该章节一共讲了七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颜回适卫”,庄子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论点:
品行不端正的人,我们真的能够用善行感化他们吗?
一个人德行纯厚,就能受到他人的善待吗?
一个人与世无争,就能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吗?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庄子借用了名人名言,他请出孔子和颜回,表演了一出精彩的舞台剧。
颜回打算到卫国去上班,就向孔子告别辞行:“老师,我听说魏国的现任国君年轻气壮,横行霸道,百姓们苦不堪言,日子就快过不下去了,我打算去治理卫国,让卫国恢复生气。”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摇了摇头:“唉!你如果就这样去卫国,恐怕会被卫王给杀害的。你自以为知道得多就去教育对方,你应该知道过分强调道德就不是道德了的道理吧?
道德沦丧是因为沽名钓誉,智慧外露是因为争强好胜,这两者都是引起人们争斗的凶器啊,你这样去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呢?
况且,就算你的品性纯良,但这并不意味着卫君就会重用你。如今你到他的面前,给他讲述美德的事情,就等同于你要用自己的优点去衬托他的缺点,哪怕你并没有比较的意思,在旁人看来,也会认为你是用卫君的丑行来彰显自己的美德,到时候,你恐怕会招来别人的谋害!”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虚心请教孔子:“老师,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请老师教我。”
到此,孔子说出了庄子想要讲出的第一个重点:“你要放空自我,斋戒清心,我就告诉你方法。”
颜回的回答让孔子哭笑不得:“老师,我家中贫穷,不喝酒、吃肉已经几个月了,这样就行了吗?”
孔子解释说:“你这是祭祀前的斋戒,不是我想说的心斋。心斋,指的是不用耳眼鼻口去感受世界,而要用心去感悟天地。”
《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孔子又说:“你要学会放空自我,不为名利所动,这样你进入卫国之后,便可以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卫君愿意重用你,你就给他讲解治国的道理,如果他不愿意,你就离开卫国,心思要无杂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怀才不遇而引发的困惑。”
庄子认为,人的烦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想要炫耀的心思,二是追求名利的“欲望”。
这并不是说,不能追求名利。
毕竟人是群体生活的生物,我们每一个个体在人群之中都是构成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完全断绝人和社会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庄子便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淡泊名利,有机会就去争取,没机会就静待机遇的来临,不必强求自己去追逐名利,那样就不会为了面子之类的东西而招来烦忧。二、被迫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该如何调节情绪呢?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比如理想和现实之间,就经常藏着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吃泡面为理想而打拼,还是过那种一辈子一眼就看得到头,十分稳定的日子?”
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利弊,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可有些选择题,却未必如此“温柔”了,成人世界里的选择题,绝大多数都是单选题,在取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迫选择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种时候,我们该如何来调解情绪,办好这件事呢?庄子讲了一个“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故事。
楚王让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叶公子高知道自己斤两,他的内心十分慌张。他以前就听说齐国对外国使臣表面恭敬内心怠慢,现在让他去,这不是尚未出师,败局已定了吗?到时候齐国那边受了脸色,回来还要被楚王严惩,两面都不讨好。
结果还没出使,他就吓得不知所措了。
叶公子高便去请教孔子,自己该怎么做。
孔子说:“出使国家,传递两国国君的态度,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两国国君喜悦的话里必然存在着过度客套的夸赞之词,愤怒的言辞里必然存着过度憎恨的话,臣子如果无法揣摩好其中的分寸,国君必然会迁怒臣子。”
我们把环境变换一下,假如老板让我们代表公司去和别的公司谈生意,我们就能体会到叶公子高的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