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赵汝愚有动摇皇位另行传承的可能性,于是引发宋宁宗的打击是必然的。赵汝愚是赵氏宗室的一员,具有和宋孝宗一系一样的代表赵氏掌握政权、继承大统的资格。
他经历孝宗、光宗至宁宗三朝,积累大量政治资本和人望,也实际掌握了行政大权。
站在他一边的,是大批理学型官僚及士子,有理学领袖朱熹,丞相留正、周必大,以及叶适、刘光祖、彭龟年等一批朝中高级官员,还有太学生的支持等等,形成了一个朝上朝下、朝廷民间相结合的巨大势力,使皇权感到备受威胁,如此大的力量,一旦高举"恢复"中原、报君父之仇的旗帜,"政变"是有可能得成功的。
赵汝愚在孝宗去世出现政权真空时,以他当时的政治地位、政治能量,是有能力使皇位走向出现其他变化的。
虽然他实际上已经扶持宁宗上位,但朝野又传出赵汝愚"乘龙授鼎"的梦兆,这个梦可以解释为参与定策宁宗即位的大计,亦可解释为承继孝宗光宗而为天子的符谶、预言,这怎能不令宋宁宗大为疑忌。
在皇位的争夺上是没有亲情可言的,赵汝愚既然能一力推动"绍熙内禅",就说明其只要动心,就有可能做到另一次内禅,宋宁宗的皇位面临着危险,这样的情况只要有一丝可能就必须要消除,于是赵汝愚的被罢相,以及后续遭到的一系列打击就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南宋政权因长期主张和议,民心不稳,其政治和道义基础十分脆弱,历任皇帝自信心都十分缺乏。于是防止皇帝大权旁落,成为高宗以后各位皇帝的"内心"秘旨。为此,削弱相权,政由中出,重用亲信近习,防范大臣结成朋党,成为孝宗、宁宗掌权之一体两面的特点。
宋孝宗青年时力图"恢复",后期实际又回到求和苟安的政策,光宗、宁宗也是持有同一政策。当时士大夫执政群分化为"无为"的一派和"有为"的一派。
前者为职业型官僚,"得过且过"、苟安,主张宋金和议。后者为理学型官僚士大夫,主张打破"苟安",进行一番"大更改",主张"恢复"中原。
在南宋的"国是"斗争中,理学型官员主张报君父之仇的大义,以主"和议"者为小人,并特别敌视权幸、近习、贵戚的窃权。
这就使得面对现实不可能真正抗战的孝宗、宁宗等当权者,深感道义上的亏欠,由此又反转来愈益依赖权幸及主张苟和。而这又引起理学型知识分子及大臣的激烈反对,从而加剧着皇帝对理学的不满和厌恶。
宁宗时,理学集团以朱熹为精神领袖,以赵汝愚这一宗室为领袖而执政,掌握政治大权,和学界、士子相联结,赵汝愚以宗室不应任丞相却最终持掌相权,在宁宗眼里,他已突破一处禁区,又以宗室而站在理学型官员一边,违反宁宗内心"和议"之心,他又突破了第二处禁区。
而朱熹在宁宗面前又常以"帝师"自居,既严厉又事事过问,引起宁宗对他及理学的极度不满,于是不顾赵汝愚等人的劝阻,直接下旨命其出京。在此期间,赵汝愚想要保护朱熹的举动,再次引起宁宗的不悦。
恰在此时,碰上了韩侂冑这样的外戚、政治野心家,既有定策大功,且与宁宗为外戚,而那些官僚型士大夫为了对抗理学型官员,纷纷依附韩侂胄周围,相对赵汝愚集团而言,韩侂胄集团遂成为皇权最可信赖的政治力量。
韩侂冑发动对赵汝愚及其政治力量的打击,危言耸听,急风暴雨,正是利用了这些历史和政治因素,但其最主要的后盾和支持力量是来自宋宁宗的,事实就是,宋宁宗也不希望赵汝愚活着。
三、小结
赵汝愚作为南宋的宗室重臣,在大变在即之际,从赵宋家族的最高利益出发,能够奋不顾身,定策扶危,成功地实现内禅,挽救了危机,使南宋政权转危为安,也为理学争取政治地位提供了契机。
他为相后,大力提携理学家集团入朝,积极推进改革,使南宋政治呈现一派生机。虽然其在与韩侂胄的权力之争中含冤而逝,但历史对他予以公正的评价,朱熹更有"计定一时,功垂万世"的文辞。赵汝愚可称为一代名相,少时青史留名的夙愿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脱脱,元,《宋史》,中华书局,1977;
3朱熹,宋,《朱熹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