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对外开拓,第一次是秦始皇南征百越,第二次则是汉武帝西域凿空。狭义上的西域,指的便是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大致相当于我国现在的新疆地区。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大规模交往的帷幕。至公元前60年,汉宣帝正式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第一任都护是郑吉,从此汉朝将西域纳入了帝国版图。对此,《汉书·郑吉传》中记载:汉之号令班西域矣!1、汉之号令西域,始于张骞成于郑吉
当时的西域有大小城邦36个,至西汉末年分裂为55国,到了东汉时期,西域又进一步分裂为了100余国。
不过,汉朝管理西域的都护府并非一直都存在。西汉末年,中原大乱,王莽遂罢西域都护。至东汉光武帝兴复汉室之后,刘秀也没有恢复西域都护府。
汉明帝时期,公元74年,东汉才开始派陈睦为西域都护。不过到了第二年,焉耆和龟兹两国便发生叛乱,陈睦被杀,西域都护又被取消了。
汉和帝时期,公元91年,班超以36人平定西域,将西域50余国全部纳入了大汉版图。此后,东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国境内。
这一年,窦宪在金微山(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从此北匈奴西遁,退出了我国的历史舞台,汉朝在西域的声威臻于极盛。
2、东汉末年的西域
东汉末年,中原群雄割据,又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当时的西域经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又剩下了30余国,分属五大政权。西域南道两国——鄯善和于阗
其中,楼兰、精绝、且末、小宛属于鄯善;
戎卢、弥、渠勒、皮山属于于阗。西域中道三国——焉耆、龟兹、疏勒
其中,尉犁、危须、山王国属于焉耆;
尉头、温宿、姑墨属于龟兹;
桢中、莎车、竭石、西夜、依耐、满犁、亿若、榆令、捐毒、休循、琴国属于疏勒。
客观的说,此时的曹魏忙于在中原与群雄逐鹿中原,并没有实质性的占据西域,甚至也没有与西域诸国和平的交往。
关于这一点,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这样写道:自魏及晋,中原多故,西域朝贡国不过三四国焉。
这应当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由于战乱,中原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3、曹魏在西域
根据史料的记载,曹魏在西域唯一能直接控制的是高昌,曹魏以高昌为治所,设立了西域戊己校尉,但这一职务并不能与两汉的西域都护相提并论,且魏国也并没有主动控制西域的意图,这与当时中原的三足鼎立有关,毕竟一统“天下”才是当务之急。
曹魏代汉之前,根据《三国志·魏书》的记载,曹操对于西域事务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如果西域各国希望与中原交往,那么自然会派使者过来;不过曹魏不可主动派人前往西域,以防节外生枝。
从此,这一方针成为曹魏建国之后处理西域事务的指南,也就是被动等待西域各国的自行臣服和朝贡,这是当时的形势使然,也是曹魏并没有实际控制西域的客观事实。
在三国时期的地图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这样应当才符合当时的事实;
而中原王朝再一次真正的用兵威占据西域,则要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时期,公元382年,苻坚命吕光出兵西域,城西一战,吕光大败西域联军,斩首万余级。此后,西域三十余国惮于吕光威名,尽皆遣使纳贡,归附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