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时,清皇室本来可以去一块好地方发展,为何他们不去

2020-10-08 10:23:12 作者: 清朝灭亡时,

中国古代由于具有辽阔的疆域,因此战略缓冲空间相当大。当一个政权被打败以后,他们往往不会迅速就被完全灭掉,而是会退到一个特定的区域,重新建立一个偏安的朝廷。这样一个偏安的朝廷,有时候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比如说西晋被灭后,宗室成员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北宋被灭后,宗室成员南迁,建立南宋政权。明朝被灭以后,也南迁,建立了南明政权。辽国被金国灭后,西迁建立西辽政权。就算是国军,在大陆失败以后,也渡海去台湾,建立了台湾政权。

总之,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特征,中国古代建立的那些政权,就没有那么容易被轻易灭掉。既然如此,为什么清朝灭亡以后,却没有退回他们的根据地东北,建立一个北清政权呢?

我认为,之所以历史最终没有这样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

(载沣)

一、群龙无首。

为什么清皇室最终无所作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群龙无首。

本来载沣是清皇室中首领,也是慈禧临终前钦定的摄政王。但是载沣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没能力。

他上台以后,也明白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树立整个大清皇室的威信。所以才以足疾为由,把袁世凯赶回老家,夺了袁世凯的兵权。同时,尽量在内阁中安插皇室成员。

但是,载沣的这些做法,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甚至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全国人民因为内阁有太多的清皇室成员,大为不满,认为载沣是在搞假的立宪。同时,清皇室成员也实在没有什么本事,以至于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根本就没人能够带兵抵抗革命军,没人有办法收拾全国各地都在闹独立这样一个残局。

最终,载沣不得不把袁世凯重新叫回来。而当他把袁世凯叫回来,把政权兵权交给袁世凯以后,他干脆打道回府养老去了。

这就是当时清皇室的状态。事实上,如果当时溥仪已经成年,最终也不会搞成这种群龙无首的结局。溥仪后来在日本的教唆下,到东北建立了一个伪满洲国,也相当于是一个“北清”。只不过当时东北已经完全被日本人控制,溥仪也只剩下一个“皇帝”的头衔,其余都没有了。

(张作霖)

二、无地落脚。

我们前面说,清政府应该回东北,建立一个“北清”政权。不过,这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无法实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东北曾经是清政府的根据地,是他们的祖脉和发迹地,而且,清政府还在很长的时间里,精心保护着自己这一块祖籍地,甚至进行封山,不让别的人涉足。

但是到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政府自己却拱手把这块祖籍地让出去了。

他们先是在签订的各种条约中,把这块祖籍地让给了俄国人经营,让俄国人在这里修建军事基地和铁路,把中国的资源大量地掠夺回去。后来,日本人又看上了这块地,认识到这块地是日本人吞并中国的一块跳板,一块根据地。有了这一块跳板和根据地,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打进中国来了。所以,1905年,日本强行和俄国在这里打了一仗。这一仗最终日本胜利了,因此日本就拥有了在东北的开发权。

除了日本以外,当地的一些地方势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张作霖,成为东北一支不可小视的强劲力量。而且张作霖基本上不听中央政府的指挥。

这样一来,清政府对东北就几乎完全失去了控制力。虽然名义上,东北还是清政府的,但是控制不住,有和没有都一样。

既然清政府根本就管不住东北,他们退回去,又怎么可能在东北立足呢?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北京这样的地方,这里还是他们住了两三百年的地方,非常熟悉。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能干什么?

(袁世凯)

三、不愿离开。

其实,清皇室但凡有一点危机意识,有一点想重振雄风的思想,他们也不会把自己搞成那个样子。他们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中,根本就不愿意回到东北这样寒冷艰苦的地方去重新创业。

再说了,袁世凯在逼迫清皇室退位的时候,给他们开出了每年400万的优厚条件。这些钱,虽然普通的满清人可能得不到,但是清皇室的高级成员,已经可以利用这笔钱,生活得非常好了。所以,他们当然是不愿意再去创什么业的。他们都不去,普通的满清人还较什么劲啊。

所以,清皇室就在这样的温水煮青蛙中,把自己给慢慢地熬死了,再也没有重新雄风奋发图强的时候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