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只在位9个月时间,为何被称为仁义之君?开创了仁宣之治

2020-10-15 20:33:29 作者: 朱高炽只在位

明朝在位时间比较短的皇帝里,还真的出了几个贤能的君主。比如说明仁宗朱高炽,这个大兄弟只在位9个月的时间,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小盛世。

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不仅肥胖,而且体弱多病。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甚至想过改立另一个高富帅的儿子朱高煦做继承人。

好在群臣表示反对,而朱高炽也没有什么过错,反而在保卫北京时立下过战功,所以这件事就这么搁浅了。那么朱高炽的仁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弟弟屡次谋逆,朱高炽屡次表示原谅。

朱高炽是一个仁厚之君,但是他的弟弟朱高煦却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没办法,因为晚生了几年,导致朱高煦无法继承朱棣的皇位,为此朱高煦一直都很不服气。

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煦长得又高又壮,而且一表人才,完全是高富帅的标准配置。而朱高炽相对来说,就惨淡的很了,不仅肥胖,而且身体还不好,据说走路都是扶着拐棍的。

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然高煦迁延自如。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僣用乘舆器物。---《明史》

朱高炽这幅德行,不要说朱棣了,谁都不可能看得上他。作为高富帅的弟弟,自然是希望通过夺权,把这个没用的哥哥给赶下台了。

为此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屡立战功,这下又超过朱高炽了,因为朱高炽只能留守北京城,所以在战功上,是完全不能跟朱高煦相比的。

可惜群臣还是反对改立朱高煦,而且朱高炽是朱元璋所立的燕国世子,为此朱高煦心里当然不舒服,他打算在暗地里夺取太子的位置。

首先朱高煦向朱棣要了天策卫作为自己的护卫,这是太子才有的待遇。而且他常常以唐太宗自居,此后又增加了不少护卫,多次在朱棣跟前说太子的坏话。其次朱高煦将支持太子的解缙给害死了,又将黄淮陷入大牢之中。朱棣多次让他就藩,朱高煦都表示不愿意,要一直陪在朱棣身边。再者朱高煦招募了三千精兵,杀掉了兵马指挥徐野驴。甚至连皇帝的御用车马他都敢随便用了。这显然是要做第二个唐太宗了。为此朱棣回来以后,大怒之下将他废为庶人,这个时候朱高炽却前来为自己的兄弟求情,最终朱高煦才得以免责。

此后朱高煦前往山东乐安就藩,他去了以后依旧打算谋划造反。朱高炽明知道这一切,但是他只是写信劝告朱高煦,并没有揭发他。

朱高炽登基以后,朱高煦连同儿子朱瞻圻打算在京城发动叛乱。结果被朱高炽知道了,朱高炽不仅没有伤害朱高煦,反而给他增加了俸禄,依旧让他回到封地。

二、把朱棣制造的冤案,全都给平反了。

从朱高炽对待朱高煦的态度上来看,朱高炽的确有点老好人的形象。但是如果这么想就错了,他那是念及兄弟之情,在国家大事上,朱高炽是不会含糊的。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本身就没有正义可言,说到底完全就是一场夺权大战罢了。可是明朝大臣们,必然是要支持朱允炆的。

己丑,诏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或朕过于嫉恶,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宫刑。有自宫者以不孝论。非谋反。勿连坐亲属。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锻练成狱。刑之不中,民则无措,其余诽谤禁,有告者一切勿治。”---《明史》

为此朱棣在对付这帮人的时候,采取了近乎残忍的手法。比如将方孝孺诛灭十族,将黄子澄、齐泰的家眷都充入奴籍等。

朱高炽上台以后,赦免了一大批被关押流放的建文朝旧臣,因为这帮人本身是忠义之士,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同时也赦免了他们的家人。

此后又平反了大量朱棣造成的冤案,比较著名的就是方孝孺的案子,朱高炽认为方孝孺是真正的忠臣,这样的人如果得不到昭雪,将来谁敢做忠臣呢?

还有就是解缙的冤案,解缙只是支持朱高炽的那个人,被朱高煦陷害才会落得被杀的下场,而且解缙的才华举世闻名,当然要平反。

那些过去建文帝重用的大臣,在朱高炽这里,依旧官复原职,可见朱高炽真的做到了心中的仁。

三、缩减皇家开支,与民休养生息。

朱高炽还是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他上台以后,立刻取消了皇帝特供木材和金银商品,转而以一种市场购买的方式来采购这些物品。原来特供的价格奇高,可是市场买卖时,价格就被打压下来了。这也是为了减轻朝廷财政压力。

对于遭受了自然灾害地区的百姓,朱高炽体恤他们的处境,不仅免除了他们的赋税,而且免费供应粮食和生活用品给他们。朱棣时期有大量流民在外流浪,因为他们交不起税,所以逃到外地去。朱高炽上台后,让这些逃亡者全部回去,过去欠下的税一笔勾销。缓和了流民的这一矛盾。为了搞清楚地方赋税的负担,朱高炽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到江南各地调查情况。虽然朱高炽生前没看到调查结果,但是这件事为后来明宣宗朱瞻基实施减税计划,奠定了基础。古代受了灾,一般都是朝廷来赈灾,但是赈灾的粮食可不是白给老百姓吃的,打欠条是一般做的事情,还有就是以工代赈,就是给朝廷免费干活换取粮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