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战国时代的秦国,自简公时代,就开始颁布新政令;到了秦献公时期,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承继前人经验的革新,为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商鞅变法的意义,除了法律的革新与彻底实践的成果,背后更重要的部分,是再次开启了秦国使用外来人才的大门。
关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李斯已经列举出许多重要人物,然而除了李斯所提、主掌秦国政治、权倾一时的执政者外,还有许多外来客卿,对于秦国的富强与发展,给予了莫大助力。
春秋时代,秦穆公重用外来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人,而创造称霸西戎的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一直到秦孝公时期,才有再度重用外来客卿商鞅而成就帝业的记载。
秦孝公元年,在国中颁布了一道“招贤令”,秦国由此广开任用贤人的大门,客卿不断地从东方涌入秦国,而客卿将秦国以外先进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带进秦国,提升了秦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水平。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公孙鞅,卫国公子。因秦孝公封给他的地在商,故又称商鞅。商鞅对秦国最大的贡献,是在秦孝公时代进行的两次变法。
商鞅剧照
依史料所见,商鞅的改革非常彻底,且一直影响到秦孝公以后的历代君主。《韩非子》中便提到:“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
秦国的法律可以说定于商鞅,并依照商鞅的思想行政。如在秦昭襄王时,某次秦国发生饥荒,应侯范雎请昭襄王发粮食给民,昭襄王却认为此是“此乱之道也”。众所周知,有功则赏、有罪则罚是商鞅变法中相当重要的思想,由此可见,此思想已深植于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商鞅的变法是成功的。除了内政上的变法改革,商鞅也是一位军事将领。他曾率军进围魏都安邑,此时魏国的大军正在与对付赵国,以及出兵助赵的齐国,无暇西顾,因此安邑便投降了秦国。
接着,在秦孝公二十二年,趁着一年前魏国刚在马陵被齐国打败、尚未恢复之际,商鞅联合齐、赵两国一同攻魏。此次战役,秦之所以胜了魏国,主要是因为商鞅假借昔日交情,欺骗了魏国公子卬。
商鞅领军打败魏国的两次作战,都显示是时秦国力量尚不足抵魏,然而商鞅作为军事将领,把握魏国无力防御西方的时机,以计谋得胜,于秦而言虽不光彩,但终究是对魏的胜利。
商鞅与秦孝公剧照
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直到孝公去世前,商鞅一直在秦国位居要职。在他执政期间,除了两次由商鞅亲自担任将领、对魏战争的胜利外,秦孝公八年,秦国趁着魏、赵交兵之际,出兵攻魏,在元里大败魏军,取得了变法后第一次的胜利。
这次的胜利,或许对魏而言没有多大的折伤,但是却显示了秦国变法的胜利成果。可见,秦孝公重用卫人商鞅,在内政与对外关系上,都让秦国快速前进了一大步。
公孙衍为秦国的连横政策竭智尽力
公孙衍,魏国人。秦惠王五年,公孙衍被任命为秦国的大良造,被派去攻打魏国,取得雕阴。
公孙衍任大良造在商鞅死后五年、而早于白起四十一年,当时秦国还没有“宰相”这个官职,因此,大良造掌握了军政权力。
公孙衍可以在秦国担任这样一个烜赫的官爵,可见他拥有一定的能力。公孙衍担任秦国大良造的时候,秦、齐两强东西对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也已经开始。
公孙衍剧照
秦惠王五年,爆发了楚齐的徐州之役。这场战争爆发前,公孙衍曾建议魏王明与齐结交、暗与楚结交。用意在令齐楚反目,从而削弱齐国的力量。
魏惠王显然接受了公孙衍的策略,战前与齐约定一同对抗楚国,然而,在齐被楚攻得节节败退时,魏又不出兵相救。这场战争令齐的锋芒大受挫折,齐魏间也失去了信赖,因此这样结果,可以说是十分有利于秦国的。
徐州之役发生的年份,也是公孙衍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的年份,或许因为在徐州之役前的唆使有功,公孙衍才能以一异国人的身份,爬上这个权高势高的位子。
徐州之役隔年,公孙衍煽动齐威王、魏惠王联合起来伐赵。他巧妙利用前一年徐州之役中,赵国支持楚国、攻打齐魏联军的把柄,唆使齐国大将田盼与他一起鼓动齐魏两国的君主,去攻打赵国。初战时赵国被打败,但后来赵国决黄河堤水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不敌,只好离去。
公孙衍之所以不断介入东方诸侯间的矛盾,原因皆是出于要“破坏东方诸侯合纵关系”,以利秦国的连横政策。可以说,公孙衍任职于秦国期间,为贯彻秦国的连横政策而破坏六国的团结,立下不少功劳。
公孙衍剧照
除了扮演“纵横家”的角色,公孙衍也为秦国打了两次胜仗。一是魏献阴晋于秦,此时公孙衍正在秦国当权,他原是魏国阴晋人,此事想必与他有绝大的关系;一是公孙衍与公子卬率领秦军击败魏军于雕阴,俘虏魏将龙贾,这是他在秦国最终的战事。不久后,他便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去了。
公孙衍离开秦国的原因,是与政敌张仪不和。秦惠王八年的雕阴之役后,张仪来到秦国,此时约在前330年。也就是说,至迟在前330年,公孙衍已经到了魏国。之后,公孙衍便扮演与秦对立的角色了。直到前309年张仪死后,公孙衍才又到秦国,但两年后被逐。
公孙衍在致仕秦国的客卿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他晚年的政治生涯转往他国,甚至策划与自己先前所推动完全相反的政策。
公孙衍为秦国的连横政策竭智尽力,然而,当公孙衍回到魏国,推动的却是联合东方各国的合纵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早年公孙衍以外来客卿的身份,在对外战争上的胜利;或是身为纵横家的游说,所带给秦国的贡献,皆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