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的创新经济为南京带来新动能。(资料图) 泱波 摄
持续发力的创新经济为南京带来新动能。(资料图)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7月30日电(杨颜慈 申冉)随着各地“半年报”相继出炉,曾在一季度以“逆势增长”提振全国信心的南京市,30日交出一份不一般的“成绩单”。
亮眼半年报,让南京稳步迈进上半年全国GDP十强。(资料图) 宁轩 摄
据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通报,上半年南京GDP达到6612.35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位列江苏全省首位,分别快于全国全省3.8个、1.3个百分点。
南京近年来种下的“创新之因”,正在结出累累硕果。(资料图) 泱波 摄
创新“先手棋”带动经济首位度
这一增速,让南京稳步迈进上半年全国GDP十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从群雄林立的“苏大强”内部“竞赛”来看,南京的成绩也堪称“一马当先”。
“四新行动”推动消费市场迅速复苏,让南京第三产业成绩突出。 泱波 摄
细观另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南京主要经济指标在江苏全省取得“九项第一”:从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费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从总量看,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4项指标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强劲的高校科研资源正在为南京注入发展“活水”。 泱波 摄
众多的“第一”更直观展现南京的“蝶变”。2020年,在严峻的考验之下,南京竟然走上了“开挂人生”。
对此,长期研究江苏经济的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南通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张二震认为:“这是南京前些年种下的‘创新之因’,正在结出累累硕果。”在张二震看来,南京的创新行动“先下手为强”,“四新”(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带动综合发力,使得南京即使在疫情“阴霾”下也显现出良好韧性。
注活水:新动能持续增强
6月22日,随着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开场音乐响起,今年的南京创新周正式拉开帷幕。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这场特别的云端相约、创新峰会,向世界传递科技战疫、共克时艰的南京声音,发出携手创新、共赢未来的南京邀请。
引发业界关注的南京创新周,给南京带来了真金白银。仅今年创新周期间,已达成签约项目或合作意向346项,总投资额超过1080亿元,其中包括江苏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合作协议、总投资110亿元的协鑫半导体项目落地等。
但南京创新周带来的远不止这些。创新周为南京代言,发力创新,南京不含糊;做好创新,南京很认真。今天,南京创新型经济正以“新动能”的姿态跃入视线。
根据统计,南京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75.79亿元、增长34.6%,连续五个月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0%,占规上工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
张二震认为,这一系列“化学反应”源自南京的创新资源正在与完善的工业基础,以及丰富的科教资源“激情”碰撞。“一方面,创新资源为南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丰富的科教资源为海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落户提供了有效对接,让产学研在这里得以快速落地转化。”
强服务:新经济快速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长韩立明走上街头带头消费,这一信号的传递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美好的愿景凝聚人心,也就有了年报的漂亮数据。据统计,南京的服务业生产在疫情后已迅速“复苏”。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57.35亿元,同比下降4.5%,较1-2月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
近日,堪称“寸土寸金”的南京夫子庙步行街位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的“五大员”之一,热闹的烟火气与网络直播等新经济形式的结合,大大激发了城市消费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城市因为疫情而遭遇重创的服务业,南京则通过科技和互联网信息服务进行了高质量的补充,有力支撑了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张二震点出。
抓优势:新项目拼出新气势
今年来,台积电南京厂产值增长近一倍,这意味着南京“芯片之城”效应正在显现。除了台积电,中兴通讯、LG动力电池等百亿级项目今年都相继投产,正对南京市经济形成强劲拉动。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南京更适时推出“产业链链长”制度,增链补链强链同时发力,加大了产业优势动能。
据统计,36个省级重大项目1—6月完成年度计划的62%,370个市级重大项目1—6月完成年度计划的55%。重大项目有力支撑全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较一季度提高8.7个百分点。
今年的重大项目是“种子”,带来的是明年的GDP增长。
正如张敬华所说,“南京推动创新名城建设,既要坚持大胆探索,更要注重系统谋划,要构建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工作推进架构,把高企培育作为创新名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