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三角”的复活:银匠村重新捧起“银饭碗”

2020-07-20 10:30:29 作者: “银三角”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6月10日,控拜村银匠龙太阳在自家工作间里焊接银饰。记者刘荒摄

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东北,有3个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控拜村、麻料村和乌高村,当地苗家人多以银饰加工为生,世代相袭。由于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呈三角之势,被人形象地称为“银三角”。

虽说这里的银匠技艺高超,却很难走出封闭而遥远的大山。捧着“银饭碗”过穷日子,似乎成了这些手艺人的宿命。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银三角”终于通电通车,古老的苗寨开始拥抱现代文明,传统手艺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机制银饰进入人们视野,外出打工成为潮流。银匠们纷纷丢下手艺外出闯荡,银匠村一度都变成“空心村”。

如今,“银三角”正在历史的变迁中觉醒。文化旅游开发为民族特色和自然生态赋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银三角”。一些重拾手艺的银匠们,带着痛楚、思索和希望重回村寨,使这门古老的手艺谋变求新,重获生机。

银匠们失落、出走、奋斗、回归的创业故事,真实生动,再现了这些古老苗寨的改变与冲突,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大山里拍抖音的网红银匠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肤色黝黑、身材健壮的潘仕学,蓄着刘欢式的长发,身穿一件黑色粗布衫,不时露出实诚的笑容。只见他左手握着一根银钉,右手拿着一把小锤,敲敲打打中做出一对手镯。

“这对《大话西游》主题的情侣手镯,形似至尊宝所戴紧箍咒,是李先生为新婚妻子准备的礼物。因为创业繁忙,他没有办法经常陪在妻子身边,向我定制了这对寓意一生所爱的手镯。”短视频中,37岁的银匠潘仕学讲述着银饰背后的故事。

他从去年5月开始拍抖音做直播,不仅积攒了9万多粉丝,还收获了28万多元订单,从大山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手艺人,变成一个会说故事的网红银匠。

早在2010年,淘宝店铺最火的年代,在湘黔交界景区开银饰店的潘仕学,决定开网店卖银饰。由于自己不太懂,身边也没人会,他花了一年时间才把淘宝店开起来。

也是这一年,他将景区门店交给妹妹打理,陪怀孕的妻子回到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专注银饰加工和淘宝生意。电商运营业绩虽有增长,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有一次,有位客户在他的淘宝店购买一只手镯,还问他是否开团。

“我不懂团购,被他给问懵了,还反问他团购是不是需要装修店铺呢!”潘仕学笑着回忆道。

没想到,这个客户把银饰图片放到论坛去晒,很多粉丝惊呼“种草、拔草”了,我就给他们团购价优惠,店铺销售一下火了——订单从中午接到第二天,有100多单,“当时开心坏了”。

后来,淘宝上的一位北京客户,专程飞到凯里找他谈合作。连同此前在QQ群认识的一位成都客户,仅为这两个大客户代工的销售额,一年就达到25万元。

如果没有站上电商的风口,潘仕学可能还在景区死守着门店。“线上销售稳定了,我才能回村里发展,不然回来也待不住。”如今,已是麻料银匠协会会长的他坦言。

控拜村的银匠龙太阳也玩抖音,视频画面里,妻子手握一把喷火枪,专注地焊接银饰;5岁的小女儿拿着小锤子,有模有样地敲敲打打。但相比之下,他的订单更多来自微信。

2013年,龙太阳开始用微信与客户联系,通过朋友圈发图、推荐名片等社交功能,迅速打开市场,当年微信收入就有2万元。近几年,他加大微信推广和线下体验力度,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仅线上收入就已超过20万元。目前,他正准备在手机上开直播,向粉丝们展示银饰的打制过程。

对线上销售渠道并不感冒的顾永冲,是乌高村最有名气的银匠之一。年轻时他走村串寨打银饰,有了积蓄后,在雷山县城开了一家银饰公司。

他也曾尝试开网店做电商,由于自己不入门,只好委托他人运营维护,结果白花了10多万元,却未见任何起色,等于打了水漂。

“他们就是骗我父亲这种不懂的人,当时还不如把这事交给我。”提起这件事,25岁的银匠顾仲杰总觉得可惜。

到温州做鞋匠断了两根指头

在控拜村一栋新装修的木楼里,身穿蓝色布衫的银匠龙懂阳,正专注地趴在桌子前干活。他左手食指按着一个五角硬币大小的银花瓣,右手紧紧握住一把镊子,灵活地调整着银花瓣的形状。

与弟弟龙太阳不同,龙懂阳更像一个敦厚朴实的庄稼人。如果不是他告诉记者,根本想不到这个靠手艺吃饭的银匠,右手竟有两根断指。一双灵巧的双手对于手艺人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银三角”家家户户叮叮当当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随着福建模具商进入银饰行业,大批量、低成本的机制银饰涌入市场。“手工银饰没有市场了,只有名气大的银匠还有活儿干。年轻人待在村里赚不到钱,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七八岁开始学手艺的龙太阳,眼看着银匠村走向凋敝。

1996年,他们兄弟俩到温州打工,改行学制鞋手艺。二哥龙懂阳在一次操作冲床时,不小心夹断了两个手指。

有一次母亲生病,龙太阳赶回来了。当时,村里一位孤寡老人不小心跌落山下,一个星期后才发现,找到时尸体已经腐烂了。联想到村里独居的母亲,在外闯荡4年多的他,动了回家的念头。

“村里有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年轻人抬棺,全是60多岁的老人去抬。”龙太阳回忆道。

2002年,龙家兄弟从温州回到凯里。当时,去温州学做鞋,回来在县城开厂做鞋或开店卖鞋很流行。“我们与几个朋友合伙办起了皮鞋厂,就想把鞋做好,把很多村里的熟人带回去!”龙太阳说,投产不到两个月,生产的鞋却卖不动,只得把鞋厂转让出去。

两年后,龙太阳回到控拜村,买了辆二手面包车,靠拉人赚钱,“一边跑车,一边做银饰,当时村里没有人打银饰,我成了银匠村最后一个银匠”。

与龙懂阳的断指之痛相比,4年之后,同样在温州,同样做鞋匠,潘仕学经历了打工生活中最难过的一天。

2005年,22岁还在读高三的潘仕学,接到同学从河北保定打来的电话,称有一份月薪四五千元的工作,听起来很诱人。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