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试点“喘息服务”两年 累计服务失能失智老人1万人次 家庭照料者可“歇”32天 政府掏钱请护工 老人脸上绽笑容
8月初的清晨,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在平房小院石板地上,成了点点金色光斑。屋里,护理员张惠玲正给坐在轮椅上的李奶奶喂早饭,鸡蛋羹、小蛋糕、稀粥……老人像个孩子一样,一口口吃得正香。另一边,老人的儿子张建军吃完早饭后,将桌面简单拾掇一下,准备外出到附近医院开药。这种与母亲片刻的“分离”,以前他想都不敢想。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市丰台区试点的“喘息服务”。
照护失能老人是一项繁重又枯燥的工作,照护者常年被“拴”在老人身边,日复一日的重压下不但身心疲惫,还容易出现精神压抑等多种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丰台区民政局了解到,全市首个“喘息服务”试点已经在丰台区开展了两年多,该项服务通过政府买单,聘请专业机构照料部分老年人,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成员得以“喘息”。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1万人次。
母亲失去自理能力
累坏家中“老”儿女
张建军一家住在丰台长辛店街道陈庄社区居仁里。他的母亲今年89岁,患老年痴呆症数年,3年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属于失能失智老人。张建军兄弟姐妹共4人,大姐已经70岁,最小的妹妹也年过花甲。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67岁的张建军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翻身、洗澡、喂饭、喂药、整理房间、端屎端尿……这些琐碎的活儿基本上都得两个人一同进行,平时张建军是“主力”,其他姐妹则轮流来家里搭把手。由于母亲失能失智,身边片刻都离不了人,“老人老了反而像个孩子一样。” 张建军告诉北青报记者,有一次晚上他实在太困太累了,睡得正熟时听到“咣”的一声,一看是母亲从床上摔下来了,还造成了胳膊骨折。
前年夏天,张建军外出去医院拿药时正赶上下雨,他急着骑车赶回家照顾母亲,一不小心翻进了水坑里,不但磕伤了膝盖,还落下了腿疼的毛病。“我当时都没觉得疼,满脑子想的是我如果病倒了谁来照顾母亲。”张建军告诉记者,没日没夜地“拴”在母亲身上,每到自己有点事儿要办时,他都觉得分身乏术。而长年累月地照顾失能老人,几个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的儿女都已经是身心俱疲。
专业护理员上门服务
老人脸上有了笑容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年,就在张建军疲惫至极时,事情有了转机。2019年11月,他从社区听说丰台区正推行“喘息服务”,由政府购买服务请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或者让老人住进机构接受照护,可服务32天,频率可以选择一周一次、一个月4天、服务期8个月,也可以按需求连续或者不定期地安排。
“我当时就给母亲报了名,没到一个月专业护理机构丰台温馨精康园就和我对接了,派出了有6年工作经验的护理员张惠玲。” 张建军说,起初选择“喘息服务”只是为了能“喘口气”,但随着护理员多次上门服务,让他对照顾老人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没有专业的照护知识和经验,就连给老人穿衣、洗澡、喂药等小事都要折腾半天,自己累不说,老人也经常哭闹不止。小张来后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我妈脸上总露出笑容。”
张建军告诉记者,他还从护理员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比如给老人穿衣怎么又快又好,怎么将老人舒服地固定在轮椅上,给老人按摩的位置、顺序、力度等等,“关键是小张特别会逗我妈开心,别看老人家不认识家人了,每次小张来了,中午吃饭时要是没上桌,我妈都会念叨‘还缺个人呢’”。
延伸
服务试点两年多 2000多老人提出需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张建军提到的丰台区温馨精康园养老院,是“喘息服务”的试点机构之一,主要服务丰台区60岁以上失能、失智老人,尤其是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纯老年人家庭。据该院院长邢尹立介绍,目前,大多数家庭都像张建军家一样选择了护理员上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包括陪餐、洗澡、家庭环境清理、陪伴外出和聊天等,不仅让家庭看护人获得“喘息”机会,专业的护理也让失能失智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
目前,“喘息服务”已成为2020年丰台区重点实事项目。服务开展两年多来,有2000多名老人提出“喘息服务”需求申请,截至目前累计服务1万人次。如何建立起运转流畅的服务机制?对此,丰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专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建立了“喘息服务”评估审核转介机制,并定制了开发申请人评估审核软件系统,由专业人员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和上门评估。
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对申报的服务企业进行全方位评审、择优遴选,丰台区还建立了各服务主体之间的转介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对合作机构服务过程开展线上线下监督管理,帮助机构建立完整的服务依据,方便结算,从而实现了政府、企业、老人家庭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丰台区将聘请第三方制定“喘息服务”的服务内容、规范、监督、风险防范等措施,让服务机构有规可依。同时,还将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及规范等,并要求服务机构的护理员定期在机构内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服务从始至终保持标准。
本组文/本报记者蒲长廷摄影/本报记者杨益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