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普定县人民医院收治一名5岁患儿东东(化名)。东东入院时精神萎靡,全身颜面皮肤黏膜苍白,并见大片瘀斑,血压心率异常升高。家属介绍,发现东东全身瘀斑1周,伴鼻出血,腹痛1天。
全身大片瘀斑
入院后,东东呕血1次,为暗红色血块,呕血量约200ml,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回示未见明显异常,凝功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INR异常测不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73.7s、纤维蛋白原含量FIB:4.13g/L。
东东生命危在旦夕,病情紧急,家属焦急万分......
儿科主任洪孝、主任医师韩联、副主任医师邹旭凤立即指导儿科值班医务人员紧急抢救,予维生素k1肌注、酚磺乙胺静滴、白眉蛇毒血凝酶胃管静注等止血;输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等抢救措施后,患儿转危为安。
人抢救过来了,但致患儿凝血功能异常,全身出血的原因是什么?东东家属否认家族血液系统遗传病史;自幼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皮下瘀斑、关节肿痛畸形、肌肉血肿等病史;此次病程1周,凝血功能异常;副主任医师邹旭风认真了解上述病史,结合实验室结果分析后提出诊断:老鼠药(溴鼠灵)中毒;为证实诊断,家属后于家中找到该类鼠药,并已开封使用。
因溴鼠灵潜伏期长,后期并发症多,致死率高,东东经过抢救后继续在儿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定期肌注维生素K1止血治疗,经全体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现已康复出院(无鼻出血,呕血症状,全身瘀斑消退,凝血功能正常)。后期,儿科团队还将定期随访。
知识延伸:
老鼠药分为两类。第一类:常见老鼠药是磷化锌类,此类鼠药中毒主要损伤心肺及脑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头疼头晕、烦躁不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会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抢救早期以催吐、洗胃以及导泻。输注维生素C、糖盐水等促进毒物代谢。出现休克等严重患者需按休克办法进行抢救。第二类是抗凝血类鼠药,该类鼠药中毒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的利用,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IX、X,从而影响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得PT、APTT延长。该类鼠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使得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从而导致慢性、进行性广泛性出血,潜伏期长,大多在七天以后才开始出现症状,并有蓄积作用,且持续作用时间长。
医生提醒,如有患儿发生类似情况,请及时送医,明确病因,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若家中有小孩,务必将老鼠药妥善保管,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