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21】如何培养孩子劳动意识,补齐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短板?

2021-03-30 20:59:54 作者: 【家校协同育

编者按:家庭教育有“心法”,学校教育有“招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和依靠,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大河网特联合郑州市教育局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报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营造积极、健康、共赢的家校共育氛围,引导家庭、学校、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文 牧堃 贾志昊 姜雨璐/视频 韩淼宇/主持)由于学历教育体制,很多学校长期形成了只看重文化课分数、轻视劳动与体育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生不热爱劳动,劳动知识少、劳动技能低、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这种状况对于未来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十分必要。那么,家长和老师如何携手做好孩子的劳动教育?

3月30日,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教师王书云和学生家长赵泳受邀做客大河网直播间,开启了一节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劳动意识,补齐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短板”的家校育人课堂。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教育方针长期坚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现代教育的主旨之一。”王书云认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增体、以劳育美,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立德树人上,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因为品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磨炼达成。

当孩子在科学课上做滑滑梯、小书架,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这就培养了他的创造意识和精神。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当然,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做出努力、耗费精力,从小培养儿童的自信、自强就要从劳动教育开始。“过去许多家训里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就是培养儿童自己动手的习惯,养成我能做,我会做的自信心、自强心。”王书云说。

此外,利用劳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可以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怎样把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工作中去?

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孩子,思维一般会比较清晰敏捷。在学校教育中,怎样把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工作中去?

“我们学校专门设立有劳技课,其他课程老师也会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王书云表示,例如语文课会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春节假期让低年级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一起动手包饺子,中高年级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写春联、贴春联。

在学雷锋纪念日,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卫生大扫除,周末主动帮助家长,参加社区的学雷锋活动等等,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他人送去温暖。在植树节,大家一起动手建立班级“植物角”,周末和家长一起在家种花种草或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当我们鼓励放手让孩子们去做的时候,孩子们劳动的能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王书云说。

家庭开展劳动教育的阻力在哪里?

劳动教育被弱化,家庭是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大小事情包办代替,致使孩子慢慢漠视劳动,有的甚至厌恶劳动。对于屡见不鲜的巨婴现象,家庭开展劳动教育的阻力究竟在哪里?

赵泳表示,由于大部分的家长父母不肯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受一点委屈,对孩子过度关注,过度宠爱,本该由孩子承担的辛苦和磨难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孩子也在父母的呵护下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孩子获得生活体验、拥有正常生活技能的重要教育契机。”赵泳说,在孩子一两岁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特别愿意去帮忙,比如吃完饭会拿纸擦桌子,看见妈妈在扫地他也会愿意去模仿,这个时候家长给的反馈就是:哇,好可爱啊,都会帮妈妈干活了。但是等孩子长大了,有能力去做家务的时候,又常会说让孩子干还不如家长自己干,孩子干1分钟家长得干10分钟去返工,这个时候孩子的积极性便会受到打击。

“还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制定挣零花钱计划,刷碗几块、拖地几块,孩子可以通过劳动来换取好处,这是以金钱来交换劳动,如果孩子以金钱为目的做家务,就不会认为我是家里的一分子,我有责任去做这个事情,这样的教育理念就有偏差了。”赵泳表示,在家里会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书包、书桌、床铺自己收拾,家长会以身作则,带领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去做家务,把家务当作亲子互动来完成。

家校协同做好孩子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综合性工程,要持续、高效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有序引导和家庭的支持合作。王书云建议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中,各学科老师都要重视劳动教育,做好有效的指导、督促。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比如去爷爷奶奶家主动打扫卫生,帮老人洗衣服等。小区里的义务劳动家长也要积极参加,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劳动,舍得让孩子劳动,不怕孩子出错,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激起孩子的劳动信心和决心。”王书云说。

立足于家庭角度,赵泳认为要让孩子知道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并给予鼓励,当孩子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尊重,也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此外,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获得成就感。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劳动并不是要孩子像大人一样必须把碗刷干净或者把衣服洗干净,注重的是劳动过程,从中培养孩子责任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