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的文字,温暖你的心灵。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我曾经写过这么多"鸡毛",却发现我对自己家人的陪伴远远不够,耐心也远远不够。我妈在上周接我下课,送我上公交车的路上给我讲了一件小事,但是我还没来得及说两句,车就来了,我匆匆离开。我在我妈说完后,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耐烦,这样的心态下,当然就更不可能有共情、倾听、陪伴、引领了。事实上,我在帮别人处理"鸡毛"的时候,有时候会持续数小时,在这期间,我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专注,时常提醒自己要考虑我的话在对方听到后是什么感受,能否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当对方执拗于自己的观点时,我同样需要尝试多种角度和办法,帮其实现认知的反转。但是这些耐心、智慧,在对待我妈时却消失了。我只是耐着性子听她讲完,然后冷冷的说出一句心理学的专业词汇,告诉她就是这么回事,自己想一下。当她有些激动地问我对方做的难道就没有问题吗?我依然冷静的回答:没有对错,放下评判。
我后来仔细想过我的行为,知道这源于我的"修炼"不够,在我意识水平高的时候,能要求自己尽量按照一个咨询师的标准做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却常常陷入无意识状态,露出还没修炼好的"狐狸尾巴"。
我的不耐烦源于深层次的愤怒——这同时也是亲人之间很难保持客观、中立的重要原因,我们常会对亲人抱有期待,并因期待落空而失望,进而产生愤怒和攻击。这个期待,往往是边界模糊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常常不能将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需要被尊重和理解的人,而是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希望对方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是自己希望的"完美的样子",这背后还有一种潜意识:"我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做到,因为如果你强大,那么我也就安全了",所以,当对方做不到自己期望的"理想状态"时,自己便会焦虑,恐惧,进而转化为一种对外攻击的愤怒,可以说,这仍然是一种巨婴心理,即把自己和对方置身于一种"共生关系"中。
所以,我们常常因为亲人的"不够完美"而愤怒,因为我们常把自己的希望嫁接到别人身上,分不清对方和自己的边界。
为别人写了那么多"鸡毛",今天我要为我妈写一篇,谈一谈她遇到的鸡毛。
我妈有一个同学A,几十年的朋友关系,虽然我从小到大都很不喜欢这个阿姨,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两家之间保持着很多年的来往和关系。A的丈夫因为脑出血瘫痪几年了,而在此之间,A的生活也算春风得意。我妈和我爸经常去看望A和她老公,前几天,因为我妈考虑到搬到较远的地方,不能经常来看A,所以又去看望了A。
A家里的厕所管道坏了,A和我妈聊天时,告诉我妈修这个管道之前修了一天也没修好,自己累得要死,她随口说了一句:现在真的是年龄大了,稍微干点什么就觉得累。于是我妈就接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她说:我也有同感,我也觉得现在年龄大了之后,稍微干点什么就觉得累,想想咱们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甲地骑车到乙地,那么远也不觉得累。
A突然翻脸,说:你别给我提以前的事,我不想听以前,我现在只看以后,不看过去。如果你要是想回忆过去的话,那你就别说了。
我妈被猝不及防的噎了一个跟头,一时语塞,但是又有点生气,不过她还是忍了,解释了几句之后,还是坚持完成了这次探访。
她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问我:我是太软弱了还是太想的开了,反正自己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是还是过去了。
如果不站在咨询师的角度,而站在一个普通人,或者我妈女儿的角色,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和评判,来对A的这个行为加以评论:不懂事,不识好歹,少跟她来往。但是如果以咨询师的标准,可以尝试放下评判,以更中立的态度去看待这件鸡毛带来的启发。
1.很多人之所以会烦恼,是因为将自己时刻置身于"对错"之中。
我们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说法:ta这样对吗?哪有这样做的?!让大家评评理…..
所谓的评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对错"的裁决。
我们痛苦,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而错的对方,又因为他们的错,伤害到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因此而生气或者委屈….如果明明是对方错了,但ta却不知悔改,不纠正自己的错误,那我们则会更生气,甚至直接和ta断裂关系,不再往来。
对"对错"的执着,不仅表现在自己与别人的冲突之中,也表现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上。我们心目中都有一把尺子,不断的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一件事,我是不是对的?我是不是又做错了…..
这种"对与错"的观念植根的越深,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就越多。而真相是,很多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说,你站在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态度。比如说当你在路上开车时,你可能会对行人有不满——不遵守交通规则,胡乱穿越,之所以会有不满,实际上是因为"行人"干扰了我开车。但是当你是行人时,又有可能对开车的人不满——路这么拥挤了还挤挤挤,拐弯的时候也不避让行人,你的不满,同样是因为"开车的人"干扰了我这个行人的行走…..
当你的角色和角度不同时,视角就会发生改变,之前所谓坚持的"对错"也就不是那么经得起推敲了。
事实上,除了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什么对错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错",往往是因为对方干扰了我们的行为,或者对方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又或者是因为对方没有按照我们认为的标准做事。而事实上,我们的标准,是真的那么经得起推敲吗?是绝对的、毫无质疑的"正确"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就像A,如果你抱着"她错了,她不应该,她太不懂事了"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她,那么你一定会很愤怒,但是如果你尝试放下对错,以好奇的心理看看她为什么是这种反应?为什么在当时当下,会说出那样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最主要的是 ,你就不会那么愤怒或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