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之精粹、精美绝伦的汉代画像砖,带你“梦回汉魏六朝”

2020-07-23 17:49:22 作者: 华夏文化之精

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的画像砖走向衰落,黄河流域的画像砖基本绝迹。唯有河南许昌地区散存着众多汉魏画像砖。许昌画像砖题材较为简单,主题突出,主要有现实生活、建筑物、辟邪祥瑞类内容以及大量花纹砖、文字砖。在雕刻技法方面,画面一般刻划较细,形象上追求写实,形神兼备。构图疏朗明晰,画面主次分明。而在社会相对稳定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则在稳步发展,画像砖艺术也得以在南方地区继续发展。如四川新繁清白乡画像砖墓、成都曾家包画像砖墓。

衍变期

画像砖的衍变期是指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称得上是画像砖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画像砖的分布区域、形制、雕刻技法、主题内容等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风格和技法也益成熟。衍变期的变化之一,是出现了鸿篇巨制的拼镶画像砖,这种由多块砖面构成一幅完整画像的方法,体现了画像砖制作工艺的进步与成熟,代表着南北朝时期画像砖艺术的最高成就。最著名的是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规模宏大、线条细致。其二,画像砖的分布地区由北方转向南方。画像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又尤以江苏南部地区为主。苏南地区画像砖墓的分布以南京至镇江一线最多,凡网阜高隆之地皆有六朝时期的墓葬。

高淳、常州、无锡、苏州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六朝墓葬。具有代表性的拼镶画像砖多出于苏南地区,较重要的六朝画像砖墓包括: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墓、江苏丹阳胡桥吴家村墓、江苏常州戚家村墓等。湖北、浙江地区出土的画像砖数量也不少。湖北地区较著名的画像砖墓有:襄阳贾家冲南朝墓、江陵黄山南朝墓等。画像内容多为神仙灵瑞类主题,花纹砖数量也较多。雕刻手法多为减地浮雕,线条粗豪放,浑朴古拙。相比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和湖北而言,四川地区所见画像砖多属于蜀汉时期,画像的主体与两汉时期的画像砖内容基本相同,所用雕刻技法也差距不大。

但是画像砖在规格、风格、制作上有明显不同,在继承汉代画像砖特点的基础上显示出六朝时期的特色。如画像砖图案的线条变细了,用最简单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外形与特点,轮廓鲜明、形象简练。其他地区也零星有六朝画像砖墓出土,如河南邓县学庄画像砖墓、云南东晋霍承嗣墓、福建闽侯南均南齐画像砖墓、广东新兴县南朝墓等。这些地区的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也有少量的拼镶砖画,花纹砖和文字砖较多。其三,画像内容中的佛教题材明显增多,出现了代表佛教思想的莲花纹、测子和天女等形象。

衰落期

南北朝以后,画像砖艺术便进入衰落期。到宋元时期为止,虽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诸多地方都曾零星出土过画像砖,但始终没有大规模的出土,也未能形成一个中心分布区,且画像内容也已趋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元代以后,画像砖作为一种丧葬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有学者认为,在宋元及清朝时期,画像砖又以“砖雕”的形式重新出现并大量使用。然而我们在绪论中已说明,画像砖与砖雕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不能混为一谈。画像砖产生、发展及衰落的原因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均有其赖以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它深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承以及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物质文化程度的高低往往制约着精神文化水平,对艺术创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汉魏六朝时期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文化艺术水平、厚葬习俗和观念,以及手工艺技术,这是画像砖发展和流行的四个基本条件。各个历史时期画像砖发展或衰落的原因都主要围绕这四个基本条件展开。

经济水平、社会环境

经济是基础,是社会中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画像砖的发展也脱离不了经济因素。尽管画像砖墓的墓主身份多是中下层人士,但他们的经济状况是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整体经济水平高则下层人士经济状况好;整体经济水平低则下层人士生活困苦。同时,经济水平又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环境的稳定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平稳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形成安定、和谐的环境。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画像砖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西汉政权的建立,结束了兵戈纷攘的局面,从而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使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仅有社会稳定是不能推动画像砖的产生的。因为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战乱导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于是,高、惠、文、景诸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生产,重视农耕,发展经济,但整体经济水平仍很薄弱。加上从汉高祖到汉景帝都大力提倡薄葬,在这种形式下,西汉早期的丧葬形制不可能有重大改变,只能比传统葬俗有一些细微变化。画像砖的最初形式尚未大量出现。

除此以外,汉人酷爱壁画、壁雕等绘画艺术也是汉代画像砖石大量出现的原因。如,宣帝时麒麟阁功臣像;成帝时明光殿古烈士像;明帝南宫云台二十八将像;章帝时“郡尉府舍皆有雕饰,画山神海灵奇禽异兽以弦耀之”;光和元年,“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随处可见的壁画显示出汉人对绘画的喜爱。这些绘画有两个用途,一是为了装饰,使建筑物增加光彩,显得富丽堂皇。既然汉代屋舍常以画像为装饰,那么墓室作为逝者的阴宅,势必会因模仿阳宅而饰满画像。事实也证明,阳宅所装饰的古代名人、烈士、奇禽异兽以及佩长剑的古代勇士等内容,在阴宅艺术中都能够找到。可见,无论是艺术方式还是主题内容,墓室都是对阳宅的再现。第二个用途是起着“成人伦,助教化”、“惩恶扬善”的作用,这是文学、绘画、乐舞等艺术所具有的现实功利作用。正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汉代壁画,“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励,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画像砖也存在这样的功利思想,即通过画像使死者得到画面所呈现的生活——升仙、享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