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诸葛亮自编自导自演的政治秀?

2020-07-27 12:14:22 作者: 三顾茅庐:诸

提到三国,热门人物很多,有争议的人物也很多,比如:曹操、刘备、关羽等的,是非正反的争议较多,但唯独这诸葛亮几乎一边倒的正面形象,自古以来,这神机妙算的代言人那就是诸葛亮,那诸葛孔明故事多,戏文唱的也多啊,什么空城计,挥泪斩马谡,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隆中对,三顾茅庐,看过《三国演义》,你会觉得诸葛亮压根就不是人,那是神,后来鲁迅先生不就说嘛:孔明之智近乎妖。是说这孔明的智慧就像妖怪一样。而诸葛亮除了神机妙算这一大特点之外呢,还是忠臣良相的化身,他的代表作《出师表》不就说嘛,“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雕像

如果要给这三国人物搞个颁奖晚会啊,一定是非常热闹,无论哪一个领域竞争力都非常大,比如最佳表演奖,是颁给刘备呢,还是颁给周瑜黄盖组合呢,;最佳武功奖,竞争的人更多,什么吕布,许褚,关张赵云,个个都不差;就连最受欢迎马匹奖,到底是给吕布的赤兔,还是给救刘备出深潭的的卢马呢,也有一拼;。谋士就更多了,卧龙凤雏,徐庶,司马懿,周瑜,贾诩等等,那究竟谁能胜出呢?

如果用《三国演义》的观点,那肯定是诸葛亮了。自古以来,这神机妙算的代言人那就是诸葛亮,看过《三国演义》,你会觉得诸葛亮压根就不是人,那是神,后来鲁迅先生不就说嘛:孔明之智近乎妖。而诸葛亮除了神机妙算这一大特点之外呢,还是忠臣良相的化身,他的代表作《出师表》不就说嘛,“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西蜀,这事被后世广为传颂,并且被当成模范。你说这三国人物吧,大多都有争议,曹操,刘备,关羽等的,是非正反的争议较多,但唯独这诸葛亮几乎一边倒的正面形象,以至于啊,到现如今这 名人效应不减,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襄樊为诸葛亮是一直掐架,焦点就是诸葛亮那草庐到底是建在哪,南阳说,孔明在《出师表》里明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草庐肯定在南阳啊,襄樊却说,按照史书来推论,当时的草庐应该是建在襄樊的,就这样上至官方,学术界,下至黎民百姓,争论不止,也没个确定的结果,反正各说各的。而说起来诸葛亮这小茅庐啊,争论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争议存在了一千多年了,从诸葛亮死后不久就有了,那就是这刘备啊根本没有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是为了哄后主刘禅支持他北伐,诸葛亮当年压根就没等刘备三顾,自己就毛遂自荐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一探究竟。

咱们先说被正统观点认为的三顾茅庐的典故从哪来的?

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主要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个人只能去请他,不能让他来见你,你还是去一趟吧)”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这种说法与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记述相似。

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三顾茅庐”的由来。

但是,问题出在此处裴松之注引《魏略》,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魏略》又是什么鬼呢?《魏略》是成于《三国志》之前的一本史书,其作者鱼豢乃曹魏中期人,所撰的《魏略》基本上属于当代史事记录。也就是说,单从这两本历史书来看,魏略呢,是当代人写的事儿。而三国志呢是西晋时期的,比三国时期要晚六七十年,是当代人写的几十年前的事儿。对比了魏略和三国志这两本史书,大家心里应该也有个数了吧。

这裴松之是谁呢?裴松之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南朝宋文帝认为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过于简略,就让裴松之给他作注解,这裴松之找来大量的三国时期的史实资料,不仅仅是解释文字,而重在增广异文,补证遗佚。

裴注的字数比《三国志》正文多出好几倍,看上去是喧宾夺主。不过这种喧宾夺主很有必要,因为朱文的重要性每每超过正文。

也就是说《三国志》的史料价值,朱温高于正文,裴松之的史才高于陈寿。

对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提出另外一种说法的就是这《魏略》,这个说法,这个故事被裴松之拿来给《三国志》作注解,被后人熟知,后人也就据此提出三顾茅庐是没有的事,是诸葛亮编的。

古隆中

那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呢?说公元207年曹操降服乌桓后,将率大军南下兼并江东,统一中国。荆州地区正处南下要冲,形势骤然紧张,当时依附荆州刘表的左将军刘备决定在荆州召集当地有名望的人士进行座谈,商谈对局,以便制定应变措施。诸葛亮亦从南阳隆中起身出发,北上直奔樊城,参加平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士纷纷发表对时局的看法,众说纷纭,诸葛亮在刘备送走客人,重新回到原位上深深沉思时,即向刘备进言,发表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建议对大量流民建立户籍管理,按户征兵,作为军源补充,触及到刘备之所焦虑之事,刘备亦深刻领悟到诸葛亮“非常人也”,心藏韬略,便确定了两人再次联系的方式与地点,并向刘表建议着手实施战略计划,奠定了刘备兵力逐渐强盛根基。这次关键性的会议也使诸葛亮的前途和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机。就是这样,刘备把诸葛亮留下,三顾茅庐是没有的事。

所以啊,这个故事的逻辑其实是:诸葛亮为了展示自己的牛逼才华,自己去参加了大佬的会议,然后一鸣惊人,让老板刘备刮目相看:“哎呀你是个牛逼的人才,跟哥干吧,有肉吃”,然后诸葛亮就欣然答应了。

这跟三顾茅庐里,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求上门,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大飞一直说啊,历史的真相,扒开那层被后人美化了的外衣,其实也不过尔尔。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