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无疑是当今世界的最重要化学能源。但在遥远的古代中国,许多早期的运用案例就已层出不穷。只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准,其涉及的领域还是相对狭窄。但依然能在浩瀚的史海中留下许多亮点。
照明与墨料
班固就在《汉书-地理志》中提到过西北石油和照明用途
最早记载石油产地和运用潜能的古籍,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里面记载了延安一带出产的可燃液体。在后来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相关内容描述。除了因生性粘重而被用作车轴的润滑油,大部分早期用途就是照明和燃料。
在唐朝,段成武在《酉阳杂俎》中将低下浅层的石油称为“石脂水”。这种粘稠液体的提炼物被做成石烛,成为点燃时间较长的早期固态燃料,平均1支的照明时间能可顶3根普通蜡烛。南宋文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还有用这种石烛照明的记叙。乃至近代的清朝咸丰年间,《台湾府志》还记载新竹县发过石油。当时有个叫邱苟的人,在地上挖出3米大坑,每天能收集6公斤左右石油。专门用来点燃手提灯。
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 记录过外露石油运用
除了照明,古人还意外发现石油燃料的熏烟很浓且难以洗净,所以将石油烟开发为制墨原料。11世纪的北宋学者沈括,在末任延路经略使时,就对延安、延长县一带的浅表石油资源自了亲自考察。他第一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便节省地上上的林木资源。由他首创的石油炭黑墨,则被誉为延州石液。相关内容被自然收入进《梦溪笔谈》,并未后来者所不断学习。
此外,石油还被开发为早期药物。在南北朝的龟兹山区,就出产被称为石脂的石油。当地人相信石油可以治疗头发和牙齿脱落,类似的风俗在今天的中亚和高加索山区都依稀可见。最后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收录,成为主治小儿惊风的良药, 并对疮疾和箭伤有特殊疗效。
李时珍也认为石油具有医疗效果
正用石油洗澡的当代阿塞拜疆人
武器发展实战化
早期的龟兹铁匠 就会用石油帮助淬火
还是在西域地区的龟兹,石油最早被用于制造武器时的淬火工艺,打造出闻名西域列国的金属器皿。当然,所有人都不能无视石油的易燃属性,并想尽办法对这种特质进行开发。
公元6世纪末,石油武器终于在东亚被首次运用于战争。根据《元和郡县志》描述,突厥骑兵在北周武帝时代包围和攻打过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军的攻城工具。而这种燃烧武器就是后来猛火油柜的原型,原料直接取自酒泉和玉门附近的地下浅层石油。
发源于叙利亚的希腊火 无疑是第一种真正的石油武器
当然,真正具备实战化的此类武器,还要等希腊火技术完成东传。大约是在唐末和五代初期,这种源自叙利亚的早期纵火装备,通过占城国使者与阿拉伯海商的转手来到远东。很快就被非常倚重水军作战的吴越所采纳,稍后又被与之为敌的南唐学会运用。稍后就被吴越海船运往辽东,送给了与之有密切贸易联系的契丹。
一般来说,猛火油柜都由熟铜制成柜内装有石油配方。柜体上部有一个带有盖子的注油口,喷射的喷筒前部装有火药及点火引信。一般在使用前要先从注入口添加3斤石油,再向后抽动喷筒、将石油吸入其中。等到再次向前推出,内部的石油就会被引信点燃,焚烧近距离内的一定目标。如果人体被溅出的火油缠上,除非用干灰扑灭,否则就会被灼烧致死。
希腊火在远东 也最早被用于海战使用
时代局限
大部分希腊火发射装置 都不利于快速运输
但正如其原版希腊火那样,猛火油柜在海战中容易误伤自己。所以需要选择在风向、水流对自己有利时才能成功运用。例如在狼山江海战中,吴越舰队就是先机动迂回到顺流的上风口位置,才对处在不利位置的对手释放伙友。
相反,在后来北宋攻灭南唐的战争中,守将朱令赟也用火油机焚烧对方舰船。但由于战场在不久后刮起北风,致使火焰逐步反烧到唐军自己,造成了江宁政权的彻底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