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中希关系的海洋领土争端——希腊为何能拥有整个爱琴海?

2020-07-27 23:21:37 作者: 拉近中希关系

因此,以希腊文明的视角来看,雅典虽没有如秦朝那般建立一个名为“雅典帝国”的大一统王国,但其掌管同盟金库,制定费用征收标准,镇压退出同盟的邦国等一系列行为,已经表明其在爱琴海及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地区建立了大一统政权。

波斯帝国虽然盛极一时,但其入侵希腊的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并没有实现对爱琴海地区的统一管理。

所以说希腊世界的雅典是最早统一并管理爱琴海地区的国家,称爱琴海自古以来便是希腊领土也是完全合理的。

五大条约收服失地

令人遗憾的是,古希腊虽占据先发优势,公元前6世纪就将地中海地区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却很不争气的热衷于内战。这种邦国纷争的状态致使其先后沦为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幸运的是,希腊因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而得到了英、法等域外大国的保护,最终通过五个主要条约形成了今日的疆域。

《伦敦和约》

1821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希腊开始寻求独立,而奥斯曼帝国则对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血洗了希俄斯岛以及普萨拉岛,这一行径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满,同时也让英法等西方列强看到了奥斯曼的扩张野心,随后英、法、俄三国出手干预,在纳瓦利诺湾消灭了土耳其舰队,并于1830年强迫奥斯曼签订了承认希腊独立的《伦敦和约》。

通过这一条约希腊收复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基克拉泽斯群岛、斯波拉泽斯群岛,以及拉米亚以南部分地区,大致相当于古希腊时代雅典和斯巴达势力范围的核心区域。

《布加勒斯特条约》与《纳伊条约》

1912年希腊、保加利亚、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宣战,最终于1913年取得了胜利。但是战后的胜利果实都落到了保加利亚的手里,特别是原被奥斯曼统治的马其顿和色雷斯大部分地区都被保加利亚占领。

这引起了希腊、塞尔维亚等国的不满,随即爆发了针对保加利亚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8月10日,作为战败国的保加利亚同希腊、塞尔维亚等国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马其顿被一分为三,希腊凭借此条约获得了爱琴海马其顿。

之后意图夺回马其顿的保加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次成为战败国,于1919年11月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纳伊与包括希腊在内的协约国签订了《纳伊条约》,将爱琴海沿岸的西色雷斯划给了希腊。

《洛桑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包括希腊在内的协约国于1920年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将恰塔尔加线以西划归希腊的《色佛尔条约》,但是随后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国并不承认这一条约,并通过在希土战争中击败希腊而迫使协约国同意废除了这一条约,于1923年重新签订了一份《洛桑条约》。

《洛桑条约》规定“除了格克切岛、博兹加岛和梅斯岛三个岛屿归土耳其之外,其余岛屿的主权属于希腊,包括利姆诺斯岛、萨莫色雷斯岛、米提利尼岛、希俄斯岛、萨摩斯岛和伊卡利亚岛。”而且“只有距离土耳其海岸线3海里以内的岛屿才属于土耳其”,非常明确的划分了爱琴海岛屿的归属。

《巴黎和约》

1911年意大利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因最初以为该群岛由12个大岛组成,因此又名十二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腊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与意大利签署了《巴黎和约》,收回了十二群岛的主权,至此,爱琴海诸岛再次回归希腊的怀抱。有这么多条约来确定爱琴海的归属,希土之间理应是不该发生海洋领土争端的。

但土耳其却利用和约的漏洞,以和约只确定了爱琴海岛屿的归属,没有对岩礁的归属进行划分为由,不断的在爱琴海中制造争端。这种情形也使得希腊更能理解中国的南海争端,在南海仲裁案被西方媒体炒的火热之时,希腊就曾反对欧盟发表指责中国的声明,其国内的主要政党也明确表示“相关主权国家应该在尊重历史事实和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磋商。”

“尊重历史事实”这一说法鲜少从其他西方国家口中说出,这也是只有“相似、相知、相亲”的古老文明才会有的默契。如今希腊已被视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欧洲地区最稳固的桥头堡,而在“一带一路”的联结之下,中国同希腊定能互鉴互进、共同发展、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