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指的是福建,“蜀”指的是四川,这两个地区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宋朝年间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闽蜀同风,腹中有虫。”这句话种的“风”指的是“语言”的意思,所谓“闽蜀同风”其实就是指这两地方言十分接近,民情风俗也有相似的地方。可是四川和福建明明相隔很远,戴氏史料却表明宋朝年间闽地和蜀地的方言确实极为接近。为何这两个地区的方言会如此接近?宋人所说的这个“闽蜀同风”是否另有所指呢?
闽、蜀居然方言相同
如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从两地方言的发音、含义入手,去解释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有学者探究两地发音的起源,发现蜀人和闽人的方言很有可能源自战国时期的楚国。据史书记载,楚人灭蜀平滇,楚国疆域已经扩展到了西南地区;楚国作为战国时期南方地区的唯一大国,楚国方言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南方方言体系,甚至对于北方话方言也有所影响。比如北方人将“爸爸”称之为“爹”,“爹”这个发音其实就是源于楚语。楚人入蜀后,直至东汉年间,居住在四川盆地东部的楚人占了当地半数以上的人口。
那么楚语又是如何进入闽地的呢?这与处人人口东迁有关,六朝时期楚人入赣(江西),赣人入闽,这才闽地带去了楚国方言。闽西北等地,最大的汉族大姓为“洪、苑、吴、华、邹”这五大姓氏,而这五大姓氏则在《三国志》一书中出现过,书中记载:“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这些足以证明东汉年间,已经有赣人入闽,更何况这四大姓皆是闽西北的汉族大姓,同时洪姓与邹姓皆为江西等地的大姓。由此可以推断,蜀地最早的汉族移民应该就是从江西而来。
只是“闽蜀同风”这个说法只出现于宋朝,后世对于这一点地提及,几乎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去过这两个地方旅游过的人们会发现,四川话受陕西方言影响比较多,而闽南话又接近吴语,当下的这两种方言似乎根本不存在相似性。其实会造成现如今的这种天翻地覆的差距,是由于历史发展进程所造成的。三国时期福建归属吴国,然而孙吴政权又起源于吴地,所以就有大量的吴人涌入福建,最终吴语对于闽语的影响超越了楚语,占据了上风,使后人忘记了其实最早给闽语带来影响的方言其实是古楚语。
相距遥远的闽南和西蜀,这两个地方的方言之所以能够如此相近,是由于历史原因,让这两个地区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从而才拥有了十分相似的方言。这也就解开了闽蜀同风的疑惑,其实从当今所使用的一些方言特色词汇分析,仍然能够看到闽蜀两地的方言仍然保留着古楚语的影子。因此,造成闽蜀同风的根本原因,至少有确切的历史文献可以表明,楚文化在两个地区的方言中发挥了极大的影响。
“闽蜀同风”的背后,是深度政治边缘化
当然宋人口中的“闽蜀同风”可不单单指这两个地区方言的相似性,虽说人文地理原因造成了闽蜀方言相近,究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因为,在闽蜀同风的背后,隐藏着宋王朝对于权力边缘地区的冲击与打压。宋朝的时候,福建和四川都是偏远地区,它们二者都处于地缘政治的边缘,这两个地区,其地理位置正好都是与异域相交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就极易发生暴乱,朝廷难以掌控,所以就必须对这两个地区进行打压。
这在古代甚至形成了一种地理歧视,先来看看“闽”、“蜀”二字的结构,这两个汉字中都带有“虫”字,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腹中有虫”,这个“虫”指的就是这两个地区的蛮族。尤其是在宋朝年间,宋人经常使用“闽蜀”这两个字暗中讽刺当时朝堂里的闽人与蜀人,这两个字其实承载了汉族文明对于上古时代这两块蛮族土地的歧视心理。而“闽蜀同风”这个词语的形成,其实就源于宋朝士大夫口中,他们总喜欢将中原士大夫,与闽地、蜀地的士大夫做比较,所以在宋朝“闽蜀同风”这一说法才广泛传开。
而且,宋朝在建国以后,对于四川和福建一直采取一种打压态度。之所以打压四川,这是因为四川屡出“天子”,这里的割据者总以天命自许,比如东汉末年建立蜀汉的刘备,唐朝末年割据蜀地自称为王的王建,皆是出自蜀地的“闭门天子”。宋朝建立以后,为了不动摇中原权威,宋朝廷只能将四川边缘化,比如彻底将蜀国的皇宫夷为平地,甚至借用舆论大肆宣传蜀地是一个乱民丛生的危险地带。如此以来,宋朝廷就将蜀地包装成为一个易于作乱,百姓奸诈之地,完全不能与淳朴的中原百姓相提并论。正是因为这些舆论,才导致朝中士大夫对于蜀地士大夫冷嘲热讽。
至于为何歧视闽地,这种歧视心理其实是在唐代所遗存下来的。唐朝诗人被贬流放,都会被赶去穷山恶水的岭南,在这些文人墨客笔下,他们发出“桂林风景异,分明愁杀人”这样的感慨,导致北方人对岭南地区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这里只有着穷山恶水与刁民,甚至将闽南彻底排除于中华文化之外。这种异域文化观,让闽地一直不被重视,由于闽地没有政治权威,所以这里也被宋朝廷采取了边缘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