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收藏家潘达于:继承家族浩瀚典藏,守护中华文化底线

2020-07-30 08:55:47 作者: 民国女收藏家

潘达于原名丁达于,生于1906年,父亲为晚清县令,1923年18岁时嫁与潘承镜先生为妻,她的姐姐丁燮柔则嫁与潘博山(承厚)先生,姐妹俩人同为潘家的媳妇。潘达于结婚3个月,她的丈夫潘承镜先生就去世了。潘达于作为嗣祖父潘祖荫、祖父潘祖年的孙媳妇,继承了潘氏家族主要是潘祖荫、潘祖年兄弟的收藏。她所捐赠的著名的大克鼎、大盂鼎等诸多青铜器,宋、元、明、清书画、古籍等藏品都主要来自于潘祖荫、潘祖年兄弟的收藏。

收藏世家潘氏家族

潘氏家族的文物收藏,如果从乾隆时期的潘冕算起,到潘达于这一代,一共延续了将近200年的收藏累积时间,经历了六七代人的努力,才形成了如此规模。

据记载,潘冕曾为候选布政司理问,他在世时,潘家开始逐渐进入家族文化发展的旺盛时期,他的儿子潘奕隽、潘奕藻先后考中进士。在京分别担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的职务。

潘奕隽“三松堂”藏书

潘奕隽兄弟二人辞官后,便回家读书治学,优游林下,进行文物典籍的收藏和研究。潘奕隽的“三松堂”藏书先后收藏历代典籍达数万卷,与大藏书家黄丕烈、袁寿阶齐名,其所收藏仅经黄丕烈校跋的珍贵典籍即达100种以上。潘奕隽的“三松堂”藏书分别由其孙潘遵祁(香雪草堂藏书)、潘希甫(递藏第三子潘介祉“渊古楼”、“桐西书屋”)递藏,各自拥有数万卷,并陆续有所新补。

潘冕幼子潘奕基一系,亦数代致力于历代文物典籍的收藏,在潘氏家族的收藏中亦最为杰出。这一系不遗余力收藏历代古籍、青铜器、书画,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在潘氏家族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潘达于所接受的藏品,即来自于这一支的祖传收藏。

潘祖同“竹山堂”

潘奕基之子潘世恩,为乾隆57年状元,曾先后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潘世恩于诗文、书法、著作均有相当的造诣,他的长子潘曾沂好藏书,藏书数栋,善画;三子潘曾莹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左侍郎,擅长书画,筑有“小鸥波馆”,收藏历代典籍、书画。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潘祖年、潘祖同、潘祖颐等,亦都是著名的收藏家,潘祖荫的“滂喜斋”、潘祖同的“竹山堂”,都拥有大量的文物典籍。

潘祖荫

潘祖荫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刻书家、金石文字学家,收藏金石图书之富,甲于天下,许多重要的文物典籍即在他手中成为潘氏的家藏之物。潘祖荫所收宋元珍本古籍亦达58部,是我国近代最为著名的藏书家之一。西周史颂鼎、大克鼎、大盂鼎等也都出自于他的收藏,潘祖荫收藏青铜器、古籍、金石书画的活动,将潘家的文物典藏推进到历史的高峰,使潘家终成为晚清一两百年来收藏历代典籍文物最为著名的文化家族之一。

潘达于捐出的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潘氏家族到了潘达于这一代,继续处于收藏的高峰状态。潘祖荫、潘祖年的收藏,大都为潘达于继承保存下来。抗战爆发前,为躲避战祸,她曾摄制了家藏青铜器380块玻璃底片,以防不测,一旦原物不存,能为后世留下基本的原始收藏资料。抗战时期,潘达于择要将家藏金石、书画、古籍妥善秘密保藏,她把大盂鼎、大克鼎等重要物件埋藏在地下,亦将宋、元、明、清书画等装了30余箱秘密藏在不为人知的隔壁空间之中封藏起来。避过了战乱,最终将这些东西保存下来。

大盂鼎

由于战争、社会动荡以及家人各种原因的变卖出售等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潘家的文物典藏,早在收藏之初,就同其他收藏家的收藏一样,不断面临重新散佚的局面,经历了不断的离合、聚散过程。

史乱战患几度散佚

潘奕隽的“三松堂”藏书,递藏到潘遵祁时,便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全部损失殆尽,以后虽然有所收藏,但散佚的速度更快,连同“三松堂”剩下的几百部古籍于1934年最后全部出售。潘奕隽递藏给潘希甫的藏品,亦不断地散佚,到光绪年间也已经被儿孙斥卖一空。

潘世恩的四子潘曾沂所收大批藏书,本拟营建藏书楼,将所藏典籍以供吴中学子使用,咸丰九年遇火,一生积蓄,付之一炬。潘祖颐的藏品,在他在世时就因收藏的兴趣骤减而散佚,最终他将自己的收藏以4000元的价格售与了翰文斋书肆,从而结束了个人的收藏活动。

潘祖荫的藏品,在他夫人去世前,在京寓所就已经遭盗流散,有了相当的损失。之后潘祖荫所藏南宋版《竹友集》曾被著名藏书家孙伯渊所有,孙氏于1980 年又将此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由兹可见,潘祖荫的藏品递藏到潘达于时,已经有不少藏品曾被散佚出去。

潘达于继承的主要是潘祖荫、潘祖年的多年收藏,她虽然严遵祖训,付出了相当的精力妥善保存祖上传下来的文物典籍,但由于偷盗、战争,其所收藏损失散佚也相当严重。如她在抗战前就曾在家发现遭盗没有运出的青铜器;抗战期间,日军曾先后7次来潘家搜查、劫掠,潘家收藏损失之严重,可以想见。到新中国成立前,剩余也不是太多了,所幸家族收藏的精华大都保存下来,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