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传奇人生,百死千难中得来的阳明心学

2020-07-15 21:04:00 作者: 王阳明的传奇

1519年农历六月十五,宁王朱宸濠造反,被48岁的王阳明所破,仅用43天。然而,此举令王阳明不仅无功反而有过,被张忠团伙污蔑刁难,在皇帝和太监们的逼迫下,王阳明忍辱向皇上报呈《重上江西捷音疏》,将之前呈报的《擒获宸濠捷音疏》重写一遍,并将擒获朱宸濠、平定叛乱的功劳记在皇帝和太监们的名下。至此,朱厚照御驾亲征算是有了结果,“功成名就”地返回北京。王阳明自言此间全靠良知指引。1520年农历九月,王阳明正式提出了“致良知”。

1521年3月,31岁的朱厚照驾崩,江彬等太监被处死。同年5月,王阳明在庐山白鹿洞书院广聚世儒、高谈阔论“致良知”学说。嘉靖皇帝即位,传旨要王阳明立即赴京朝见,拟表彰他南赣剿匪和南昌平叛之功。王阳明走到半路,又传来圣旨命令他不要进京,过程几近戏弄。朝廷认为:王阳明未获朝廷授命而擅作主张平叛,乃系蔑视朝廷,不但无功,反而有过。朝廷的这个态度,令天下人心寒,舆论哗然。嘉靖皇帝迫于民意压力,又故作姿态,对王阳明加官授爵,封为“新建伯”,兼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概为虚名虚职,无实惠实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快,就有人上书朝廷要求剥夺王阳明的封爵,诬称王阳明是朱宸濠的同谋逆党。朝廷中还形成一股诋毁和攻击王阳明的势力,指责他宣扬“伪学”,贻害天下。1522年,朝廷正式颁令禁遏王学。1523年进士考试的《策问》考题竟然就是批驳和攻击王阳明的思想主张。见此情景,诸多弟子和友人意欲主持公道,为王阳明辩白,王阳明一概息言,默默忍受,无辩止谤。有一天夜深人静时,王阳明沮丧默坐,对门人说:“现在如果有一个洞穴,可以让我带着父亲逃跑,那么我愿从此远遁,永不后悔。”

王阳明文化陈列馆

05

金之在冶而超越平庸

面对忍辱负重、进退维谷、凶险异常的局面和处境,王阳明只能从自己的内心获得力量,用良知和本心指引自己的选择和担当。不得不说,这颇似释家“忍辱波罗蜜”的一种诠释。他后来感慨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人人都有趋乐避苦之本能,然而王阳明在与王纯甫的书信中却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当的比喻,叫作“金之在冶”。他一生中经历的艰难挫折,在别人看来足够死上七八回,但是于他而言却都铺设了成圣成贤的“道路”。“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人在经过最深刻的磨砺和体悟后,便能“人心死,道心生”,从而超越平庸。

1527年,55岁的王阳明在绍兴系统讲授心学理论,他在天泉桥上与钱德洪、王畿授立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史称天泉证道。看到应者云集,王阳明不禁感慨: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是豪奢浮华还是噤若寒蝉,人们的内心深处仍存有不灭的良知,永远绵延着对天道的尊崇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