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4年,杨广三征高丽,此时,高丽历经三年战争,国力早已不支,只好向隋炀帝认错,并称臣求和,这次东征,大隋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但是隋朝国内,早已怨声载道,天下骚动。据史学家考证,攻打高丽的兵役徭役量,超过了隋代几项大工程的总和,达到几乎全国就役的程度,征辽大军中的大规模逃亡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逃奔到山东,河北的深山大泽之中,很快,全国就形成了三个农民军集团,瓦岗军,江淮起义军,以及河北起义军,百姓摇旗呐喊的时候,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爆发了,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武威富豪李轨,江都通守王世充等不约而同起兵响应,割据一方,众多士族也加入其中。
公元616年,杨广在万念俱灰下,带着萧皇后,第三次乘龙舟经大运河来到江都,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逃命,且这一次他再未能重返关中故士。大业十四年三月十四日,杨广死于江都。杨广没有想到,后世提到隋炀帝,往往想到残暴,奢靡等词,最终他还丢了名誉,杨广的悲剧,不止是国破身亡,更在于他的形象,被后世刻意地贬低。
事实上,他推行的很多政策,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要求的,只不过在当时的情景之下,他操之过急,隋王朝是在数百年割据战争之后所建立起来的,广大百姓更需要的是安宁。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打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开发西域,乃至攻打辽东,都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杨广还进一步推行政治制度改革,完善了三省制与科举制度,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一个辛劳的帝王,杨广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制度成果,大业,这个作为杨广满腔抱负,力图创建宏图大业的年号,最终只走到了大业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