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侍郎)合称“黄散”,皆侍从皇帝,故为要职。
两汉黄门侍郎多用出身贵族者。据《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
后穆因进见,口复陈曰:“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皆用姓族”句李贤注曰:“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杨鸿年先生在《汉魏制度丛考》中统计,两汉四十四例黄门郎中有二十六例皇亲国戚,故杨先生讲:“汉魏充任黄门郎者,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将相子弟;至于其他人士,那就要有一定的条件了。” 蜀汉少有皇亲国戚,故多用将相子弟。
《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允传》: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
《三国志》卷三十九《陈祗传》:赐子粲爵关内侯,拔次子裕为黄门侍郎。
《三国志》卷四十一《霍峻传》:子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
《三国志》卷四十四《费祎传》: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子承嗣,为黄门侍郎。
以上《三国志》所见蜀黄门郎,皆是达官贵人子弟:董和子董允、陈祗子陈裕、霍峻子霍弋、刘璋表兄弟费伯仁(可能是费观)侄费祎、费祎子费承。这样看来,《华阳国志·后贤志》中的几位黄门郎就很可疑。
《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
常勗,字脩业,蜀郡江原人也。……从父闳,汉中、广汉太守。勖少与闳子忌齐名……忌字茂通,蜀谒者、黄门侍郎。丧亲,以至孝闻。察孝廉,为郎。使吴,称职。历长水参军,什邡、雒令。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
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也。父祖二世犍为太守。良少与犍为张微、费缉并知名,治《春秋三传》,贯通《五经》,澡身贞素。州从事,散骑、黄门侍郎。
此处未载陈寿家世,若依《晋书》其父为马谡参军而被髡之说,陈寿必然无缘黄门郎。常忌与寿良虽出身蜀大族,但其地位仍难以与上述诸位颉颃。又,《华阳国志》中的陈寿与寿良都曾仕蜀为“散骑、黄门侍郎”。
《宋书》卷四十《百官下》:散骑常侍,四人。掌侍左右。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并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皆无员,并为加官。汉东京初省散骑,而中常侍因用宦者。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始以孟达补之。
(案:据《三国志》卷二《文帝纪》,曹丕置散骑在汉延康元年二月,而非魏黄初初。)
《三国志》中不见蜀有散骑常侍或散骑侍郎。东汉省散骑,袁绍政变诛杀宦官后不复置中常侍。至延康元年曹丕乃复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蜀汉初年虽不置中常侍,但也未见散骑踪迹。以散骑之近密,不应失载(黄门都有如上几条记载),故蜀汉很可能不置散骑。由此,陈寿与寿良仕蜀为“散骑、黄门侍郎”的记载很可能并非史实。
又“黄散”二职之并称始于晋。
《唐六典》卷八:散骑侍郎,四人。……晋代此官选任愈重,时与黄门侍郎谓之“黄散”。
很可能晋代士人潜意识中认定“黄散”宜并称,故编排陈寿与寿良在蜀为“散骑、黄门侍郎”,而忽视了蜀汉黄门出身的问题与有无散骑的问题。
附,对统计方法的质疑:
从曲柄睿先生《<三國志>列傳編纂的内在理路》中对列传对应时代的统计可以看出,《三国志》书写的侧重点都在开国领袖时代(曹操、刘备、孙权)。
刘禅时代(尤其是诸葛亮死后)的记载偏少。蜀汉后期得入《蜀志》列传的官员多是蜀汉前期重臣的子弟,就连车骑将军夏侯霸、骠骑将军胡济、右大将军阎宇这样的后期重臣也未能专门立传。对《蜀志》黄散的统计肯定是片面的,《蜀志》传主范围的限制很可能导致了重臣子弟以外的黄门郎未得到记载。
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曾统计蜀汉后期的官僚数量,指出“嗣侯袭官及以父为官的现象是刘备政权后期的普遍现象,意味着已经参加政权者其子孙有高度的保障,使统治阶层局限于一个小圈圈内。”这个结论就受到了《蜀志》传主范围的限制,很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