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儿,我不是《红楼梦》里的平儿,我是聊历史的平儿。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 《墨魂》辛弃疾形象
1、辛弃疾壮志难酬,写下一篇千古名作
南宋1179年,辛弃疾40岁。此时,距离他从金国南渡,投效苟安西湖的南宋,已经十七年了。
十七年前,辛弃疾意气风发,怀揣着收复失地的理想与抱负,来到南宋。他以为,只要自己苦心孤诣、尽力筹谋,打败金军是迟早的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宋史·辛弃疾传》
“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绍兴三十二年是1162年,而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这一年的他刚好22、23岁左右,奉表归宋,高宗召见。
▲ 宋高宗赵构画像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敌人除了金人,还有朝廷上看不惯他的政敌。由于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的谗言,辛弃疾的很多主张都无法实现,而他也被皇帝在各地之间调来调去,担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官,无法奔赴前线。
这次,辛弃疾又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为湖南转运副使,反复挪腾之间,收复故国山河的梦想却越来越远了。
(辛弃疾)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宋史·辛弃疾传》
临行前,同僚王正之摆酒为辛弃疾送别,席上,辛弃疾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代: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古人送别图
这首词,用春天的颓势,暗喻南宋王朝的岌岌可危;用男女之情暗喻君臣关系,将诋毁自己的小人,比喻为嫉妒美女的恶妇。
词有点长,如果说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应该就是“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句了。
这里的“君”并非指君王,而是说那些嫉妒美女的恶妇,意思就是让她们别再跳舞了,杨玉环的霓裳羽衣舞再华丽,不也命丧马嵬坡了吗;赵飞燕不也能歌善舞吗,最后还不是从皇后贬为庶人,自杀身亡。至于你们,跟玉环飞燕比起来更加不如,就不用洋洋得意、忘乎所以了。
2、逐句解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暮春时节的残花,已经承受不住更多风吹雨打了;匆忙之间,春天又快要结束了。
虽然说标点符号中没有问号,但是,“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很明显的一个反问句,强调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这句话中,省略的主语是“花”。诗词由于格式的限制,经常会省略一些部分,我们在阅读时,要学会自己领悟,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读不懂的情况出现。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因为珍惜春天,我经常担心花开得太早,更何况现在眼前落红无数呢?
繁花盛开的场景,大多数人都喜欢,往往会期盼花儿早早盛开。但是,辛弃疾却害怕花儿开得太早,其实不是他不喜欢花开,而是因为他觉得,花开得早就会凋谢得也早,花儿凋谢,往往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
他想强调的其实不是害怕花开早的心理,而是害怕春归去的心理。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我想对春天说一句,请你暂且停止离开的步伐吧,因为,你离开之后,就只能在天涯芳草间没有回归的路了;但是,春天却并没有回应我的话语,为此,我十分哀怨伤心。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春天对我很冷淡,不理睬我,唯一殷勤的只有画檐上的蛛网,整日粘着一些飞絮。也只剩这飞絮,还残留着一些春色吧!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陈阿娇让司马相如替自己写了一篇《长门赋》,汉武帝看到此赋,本来准备与陈阿娇重归于好,但是,因为别的女子的嫉妒,这样的佳期又被耽误了。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失宠被废后居住在长门宫。因此,辛弃疾这里的“长门事”指的就是陈阿娇的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陈阿娇被废后,又再度得宠的事情,这里的“长门事”,是辛弃疾发挥自己想象,虚实结合构造出来的故事。
他是沿用了《离骚》香草美人的写法,借男女之情来比喻君臣关系。辛弃疾十分痛恨皇帝身边的小人,正是因为这些小人的挑拨,自己的主张才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军事策论,完全不受皇帝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