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两百余名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齐齐跪拜在紫禁城左顺门外,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一时间哭声震天。
不一会几个太监就赶来,催促百官速速离去。但是群臣回复不见到皇帝诏书,绝不离去。太监一路小跑离开,没过一会就一会小跑拿着嘉靖皇帝御笔亲书的诏书命百官离去。谁料群臣依旧不肯离开。
不多时,一队锦衣卫赶来,将带头的几名翰林院学士逮捕。谁知这下其余官员更加激愤,集体冲到左顺门前擂门大哭。不多久太监又来传回嘉靖皇帝旨意,将在场的所有官员全部登记入册,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全部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几日后,待罪的八十六人里,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一场廷杖下来,十六名官员被当场活活打死。
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左顺门血案。
左顺门即今协和门
究竟是何原因,使得百官用这种行为劝诫嘉靖皇帝?而嘉靖又是为何对闹事的百官下此毒手呢?
你绝对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切,竟然只是因为嘉靖皇帝想称呼自己生父为父亲!
儿子管生父叫一声爸爸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何百官会如此阻拦呢?
这一切,都要从嘉靖帝的前任皇帝,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谈起了。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因落水感染肺炎后大病不起,暴毙于豹房。时年三十一岁,的朱厚照并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子嗣。更加巧合的是,朱厚照的夫妻朱祐樘也没有另外子嗣在世。这样下来,不论是先帝,还是先帝的先帝,都没有留下任何的继承人。
还好朱厚照在重病时早已命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拟好了遗诏,“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都没有子嗣继承人了,皇位继承顺序自然就落到排在他父亲之后的叔叔兴献王朱祐杬这一支了。兴献王朱祐杬刚刚去世没多久,留下的儿子朱厚熜年已十五。于是朝臣急忙赶到兴献王藩地位于今天湖北钟祥的安陆州,迎新帝进京即位。
这位朱厚熜,便是日后的嘉靖皇帝。
年幼的朱厚熜祭拜了生父,辞别生母,随团前往北京。可是在就要进京的时候,杨廷和发现这个年幼的新帝,十分不简单。
原来皇室入京,按照不同级别,需要从不同的门进入,居住在不同的宫殿。杨廷和打算让朱厚熜按照太子的礼仪,从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是朱厚熜立马就提出了反对,理由是: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明史》
双方各持己见,坚持不下,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嘉靖皇帝皇位都没坐多久,就因为自己应该叫谁爸爸跟群臣起了分歧。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认为,嘉靖帝是过继给朱祐樘的,应该管朱祐樘叫父亲,和先帝朱厚照不是堂兄弟,而是亲兄弟关系。反而只能叫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叔叔,自称侄子。嘉靖哪里肯依,但是无奈自己也是刚刚入京为帝,根基不牢。只好暂且依了杨廷和的要求。
没过多久,双方又在奉迎嘉靖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产生了分歧。嘉靖皇帝要求按照皇太后的礼议,但是杨廷和等人坚决反对。嘉靖听后痛哭流涕,表示这皇帝不当也罢,我现在就回安陆奉养母亲去。杨廷和等人无奈,只好答应。
但是朝堂里还是有支持嘉靖皇帝的,新科进士张璁就曾上奏表示,先帝遗诏里是说嘉靖“嗣皇帝位”,并非是过继给朱祐樘,所谓“继统不继嗣”的理论。但是因为杨廷和等人的打压反对,张璁被贬到南京。不过他并未放弃,继续联合同僚桂萼上疏。嘉靖于是干脆就下旨把二人调入北京,封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礼议事宜。
杨廷和见嘉靖皇帝固执己见,心灰意冷,请求告老还乡,嘉靖顺水推舟,就立马同意了。
本来嘉靖一位杨廷和走了,自己就可以堂堂正正得认自己亲爹为爹了,谁知道杨廷和的退休,一下子刺激了一干大臣,几十名大臣联名上疏表示反对。嘉靖大怒,所有进言反对之人,轻则罚俸,重则罢官。一场纷争下来,双方互相妥协,各让一步,嘉靖可以称自己生父为爸爸,但是要加一个“本生”二字,而且还是要叫自己的伯父朱祐樘为爸爸。这样子,嘉靖就有了两个爸爸,一个称呼为“本生皇考”,另一个称呼为“皇考”。
然而嘉靖帝仍旧不满足,一五二四年七月十二日这天,嘉靖皇帝直接下诏礼部,自己要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听后哗然。杨廷和之子杨慎大声疾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和同僚一起在金水桥南挽留群臣,集结了两百余名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惨案。
左顺门血案之后,强势的皇帝终于得偿所愿,再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嘉靖从此如愿以偿,爸爸就是称呼爸爸,伯父就是称呼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