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又诱人的皇权:汉末几大军阀在处理皇权问题上是如何做的?

2020-09-21 12:19:01 作者: 棘手又诱人的

棘手又诱人的皇权:汉末几大军阀在处理皇权问题上是如何做的?

我们知道,皇帝在古代的社会中具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一方面,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代表着整个国家,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另一方面,皇帝也是统治权力的集权者,是一个国家施行政令的源头。而在乱世的时候,皇帝可能会丧失掉自己统治国家的权力,然而就皇帝这个身份而言,依然代表着皇权和统治的正统。就拿汉朝末年这段历史来说,虽然在那个时候天下已经非常的混乱,由于朝廷之间的党派互相发生争斗,因此皇帝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没有多少权利的皇帝,却依然是众多诸侯争先争夺的对象。就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拥有这皇帝,就拥有了全天下的话语权,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统一天下。而在这场皇帝的争夺战中,其中有三个人是争夺皇帝的主力选手,他们分别是董卓,袁绍和曹操。然而,虽然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抢到皇帝,但是他们所用的手段全截然不同。那么,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快来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最先皇帝掌握在手中的人是董卓。这个董卓,在那个时期可是一个风云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虽然人人都知道汉朝坚持不下去了,而且在宫廷中也发生了几场内乱,但是毕竟汉朝还没有灭亡,皇帝的余威还摆在那里,没有人敢轻举妄动。然而,这个董卓却做出了一个旁人都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是带着自己的大军进入了洛阳,并且直接将皇帝控制起来,自己掌握了整个朝廷的行政权。这在那个以皇帝为尊的年代里是旁人不敢想的事情,而董卓却还不犹豫地做了,而且做得还那么名正言顺。

然而,在对待皇帝的态度上,董卓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当时,皇帝是年幼的少帝刘辩,而董卓却偏偏不喜欢这个小皇帝。当时大臣们为了躲避洛阳的战乱,带着皇帝和陈留王刘协出逃。结果在半路被董卓拦下。董卓仔细观察少帝,发现这个小皇帝一路上哭哭啼啼,完全没有皇帝的样子。而反观皇帝他身边的小皇子刘协,两个人年龄相似,而刘协却异常冷静,表现的非常成熟。因此,当时的董卓就起了另立皇帝的念头,并且在占领洛阳的几个月后,宣布废除刘辨,立刘协为皇帝。

这就是董卓对皇帝采取的措施,他不但将皇帝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还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更换皇帝。即使当时有非常多的大臣上书反对,但董卓依然我行我素,在朝廷中大权独断,最终完成了废立皇帝。和董卓相比,当时天下的另一位拥兵自重的军阀袁绍在对待皇帝方面就显得比较温和了。袁绍认为如今大汉的天子被奸臣控制在手中,连带控制的还有众多的大臣。因此,袁绍认为如今的中央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另外在成立一个政府来作为正统的政府,对董卓的势力进行舆论上面的打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流亡政府。

在袁绍决定了这么做的同时,他也选定了一个人选,就是当时担任冀州牧的刘虞。这个刘虞是正统的皇室宗亲,只是因为不是嫡出子弟,因此只是被封在了地方做长官。袁绍认为要想另外成立一个政府,这个刘虞就是一个最好的人选。但是,袁绍的这个想法虽然让自己非常满意,但是却遭到了诸侯联军中大部分诸侯的反对,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操。曹操认为如今皇帝和汉朝的政府虽然遭到了奸人的挟持,但是是仍然存在的。只要汉朝的政府存在一天,他们这些受汉朝俸禄的大臣们就要死命维护朝廷,而并不是整天思考该如何另外成立一个新政府。

在曹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袁绍的心思不纯。其实袁绍确实是有自己的打算,他觉得只要这个有自己主张成立的新政府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成功恢复统治,那么他袁本初就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的大功臣,自然会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然而,在这么多人的反对声音之下,袁绍自知这个另立皇帝的方法根本无法顺利实施,就算强行实施最后肯定也会失败,因此最后也只好作罢。

相比于前面两个人,曹操在对待皇帝的态度和手段上就显得非常高明了。在董卓占领洛阳之后,曹操并没有像袁绍那样急于另外再立一个皇帝,而是依然恪守自己身为一个汉臣的本分,极力主张攻打洛阳,将皇帝营救出来。不得不说曹操的这个做法是非常高明的,我们暂且不说当时曹操的真实想法是如何,可能他在内心中也想自己当皇帝,但是他在表面上摆出的这一番忠君为国的忠臣形象着实为自己赢得了一片赞扬,人们都认为袁绍是一个对国家不忠,总是想另起炉灶的小人,而曹操则是一个为了拯救天子甘愿献身的忠贞之人。由此看来,曹孟德的政治智慧确实是比与袁绍那个糊涂蛋高出一大截。

其实,不管当时的诸侯和军阀势力对皇帝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别看当时曹公表现的大义凛然,不卑不亢,却终究在势力逐渐强大之后露出了马脚,将皇帝骗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利用天子的权力来号令天下的诸侯。说到底,三国就是一个拼智商的战场,像董卓和袁绍这样目光狭窄,胸无远见的庸主,他们虽然也知道得到了皇帝就得到了一切,但是他们的愚蠢的做法最终成为了自己的坟墓,而曹操这个人用了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办法,既为自己赚足了声望,又为后来自己挟持皇帝打下了基础,不得不说曹公真乃鬼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