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科举中南方比北方厉害的多?

2020-07-25 11:13:01 作者: 为什么在古代

在中国的古时候,通过科举也就是现如今的考试的通过率,似乎一般是出生在南边的人的通过率比较高。比如距今时间比较近的朝代:明朝和清朝时期北方的考试通过率完全被南方的考试通过率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打个比方来说,明朝的状元,一共有100个人。减去一个地域位置有争议的人,剩下的99个状元中,就有89个来自南方。但是来自北方的状元,只有少数的10个人。再比如说清朝的状元,一共110多个人。进去比较早的状元2个人,剩下的状元中有将近100个人都是从南边来的,只有寥寥十几个的状元是属于北边的。如果将明朝和清朝的状元总数合在一起计算南方的状元比北方的状元整整多了8倍有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经济的中心逐渐往南边转移是主要原因。自五朝初期以来,随着北方人的不断南下运动,它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中国的经济中心已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到明清时期,向东南沿海转移,南方的经济水平完全摧毁了北方。仅在两个河流地区,支付的财政捐款几乎相当于全国的百分之四十。

第二,南方的教育氛围比北方强得多。

比如说在唐宋时期,南方的写作风格在北方逐渐发展。 在唐宋时期,除唐代的韩愈和刘宗渊外,他们都是北方人,其余都是南方人。 明代晋进,杨慎和徐炜这三个天才都是南方人。 清朝的才华也来自南方。 检查学院的分布更加不均匀: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南方都比北方更好。 除应天学院外,在四所主要学院中,其他三所学院(岳麓学院,嵩阳学院和白鹿洞学院)位于南部。

第三,南部的社会环境通常比北部更稳定。

由于教育与稳定的环境密不可分。在我们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南部的社会环境比北部更稳定。例如,河北原本是中国的人才基地,是唐朝状元最多的省份,但在唐朝繁荣之后,河北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首先是封建城市的分离主义领域,然后经过五代人的迭代,突然间它成为了宋朝的边防阵地。在明朝时又经常被外国人包围。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很好地学习。

南方相对北方来说就稳定得多,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不便,特别是江浙沪这种地区,有着特殊纯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稳定,创造了数量极多的状元。用清朝来举例:如上所述,总共有112位状元,而里面就有69个是来自江浙沪地区的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三。 直到今天,江浙沪地区的学者几乎占学者总数的一半。

然而到了今天,这种情况似乎已经改变。北部一些地区的教育已脱颖而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其他著名学校每年的入学率在全国都是最高的。南部的优势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明显。江浙沪地区的候选人似乎比他们的前任逊色,因此只能将目光投向领土方面,以竞争条件苛刻的外国大学,例如哈佛大学和早稻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