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没有伯乐的千里马,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千里马,而遇到自己的伯乐则是千里马最大的幸运。当然,白起之所以能够遇到自己的伯乐,也与秦国的发展环境有关;秦国自秦孝公进行商鞅变法之后,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空间的给予是很宽广的,同时,因为政治风格和制度的原因,让秦国不是一个非常看重于身份背景的国家。
像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甚至司马错、白起等人,他们本身并不是具有很大身份背景的,而如果要比背景,魏冉是秦宣太后的异母弟,樗里疾则是秦惠文王的兄弟,他们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无比的高贵,但哪怕如此,他们还是给予了白起发展的空间,并且对他绝对的信任。
魏国用人看重出身门第,导致人才流失
而如果放在其他的国家,白起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说魏国。魏国是一个对外来人才比较排斥的国家,同时,因为君主治国风格的影响,对于可能影响国家发展的人才,君主对其的限制是很大的,因为如果臣子功劳太甚就可能影响君主的权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魏国的历代国君对于人才的打压都很重。
而且他们对于身份背景比较看重,曾经商鞅就想要在魏国进行第二次变法,但是没有得到魏惠王的支持,哪怕商鞅受到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极力推荐,但是作为布衣之士的他还是没能够引起魏国领导阶层的重视,直到后来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之下才有了变法的可能。
所以,如果秦国也像魏国一样对人才的压制很大,对于身份的要求很高,那么想必白起也很难发展。因此说白起的成功也与秦国的社会环境以及治国风格等客观因素有直接关系。
秦国强盛的实力给白起更高的起点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秦国的发展实力非常的弱,哪怕白起拥有这再高的军事才能,可能也没有办法为秦国创造巨大的贡献。
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吴起在魏国时,因为魏国已经进行过李“悝”变法,国家的实力比较强盛,军队的作战能力很高,在此基础上,吴起推行变法就比较的顺遂,而在魏武卒建立完成之后,吴起也能带领着他们南征北战,打下其他国家近百座城池,甚至几乎战无不胜。
可是当吴起受到了魏武侯的猜疑而逃到楚国之后,就没有了这么好的发展舞台,楚国的军队几乎掌握在贵族的手中,在此情况下,吴起是不可能拥有太高的军事指挥权的,而没有强盛的军队,吴起一个人又能做得了什么呢?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根基是必要的。
秦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白起歼灭战提供支撑
秦国实力的强盛让白起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也让他拥有更多可支配的资源,而且白起当时面对的几乎都是山东六国的联合攻打,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后续保障上,都比秦国一个国家要来的稳定,如果那时的秦国没有强盛的国家实力支撑,单纯是白起歼灭战的打法就很难得到支持,毕竟在庞大的军队数量面前,想要做到一战聚歼必定是有从数量到实力的各种支持的。
像是燕国和韩国这样的国家,他们本身不具备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没有数量规模庞大的军队,如此,就算是有天赋异禀的将领又能如何呢?就像是燕国的乐毅伐齐一样,虽然那时的燕国已经进行了变法,燕昭王在组织发起时也还是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联合才可以。
甚至后来在燕国领导阶级的影响之下,乐毅渐渐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如此一来,就算是乐毅有着超强的军事才能,不也一样没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吗?所以秦国的发展实力也是白起能够成功的关键。
讨论
此外,秦国骑兵的发展也是其能够获得诸多胜利的原因。秦国的铁骑是令其他国家闻风丧胆的军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秦国的杀手锏,在诸多战争当中,秦国依靠着骑兵部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收获了不少的实际利益。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与秦国在骑兵方面的发展措施有着直接关联。
尤其是秦宣太后时期消灭了义渠国之后,义渠人独特的养马技术传入中原,与中原本土的养马技术相融合,如此创造了一批比较适合战争的马匹,如此骑兵的实力有了迅速的提升,这也让白起能够更好的进行统兵作战。本身骑兵在对抗步兵的时候就有着天然的优势,骑兵实力的提升让秦国的军事实力与其他国家的实力差距拉大,更有助于白起的发挥。
结尾
综上所述,白起的成功与诸多客观方面是有直接关联的,首先,他是在秦国任职,秦国在进行变法之后对于人才的需求度很高,而且给予人才的发展空间很大,这让白起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也让白起拥有着更好的前景。
再者,秦国强盛的发展实力让白起在发挥的过程中有了保证,让他的军事才能没有白费,二者相得益彰,创造出来的结果自然无与伦比;此外,秦国的统治者又有着很强的识人之能,他们能够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启用白起之后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并且给他提供后续的保障和支持,这让白起的发挥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然,除此之外,白起生在一个乱世也是一个原因,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战国时代就是一个以战争所组合起来的年代,各大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几乎都要通过战争来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军事将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