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没进京前,崇祯明明有机会南迁,为何没有这样选择?

2020-08-05 18:57:18 作者: 李自成没进京

在很多历史人物的最后抉择上,我们发现他们明明有其他的选择,不过最后总是选择了一种我们不理解的一种。就像是谭嗣同,他本可以想康有为那样直接逃亡海外,待在国外不会来,或者是暂避风头,但是他却是想养自己的鲜血来唤醒民众觉醒,反抗这个腐朽的王朝。于是我们看到了他被用钝刀行刑,周边的百姓看着他惨叫脸上是一副大快人心的样子,或者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他的选择没有错,很让人尊敬,可是悲哀的是他处在一个麻木的时代,我们看到的之鞥是无尽的悲哀。

作为亡国之君,崇祯同样有着其他的选择,他在起义大军兵临城下之前,完全是有机会南迁,然后再想办法东山再起,将叛军异族一网打尽,可是他还是选择了上吊,抛弃了这个国家,将所有百姓托付给他人掌管。那么。当时的他为何没有自保南迁去南京呢?起码这样做明朝不会立刻就灭亡,还有着翻盘的机会。

其实,就算是崇祯自己也是有着这个打算的,但是事实却很残酷,因为当时的朝廷臣子却是让他无可奈何,他虽有心挽救国家于水火,奈何臣子们却是不为所动,或者说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以至于崇祯最后临终前,都是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亡国之君,相反的那些个臣子才是亡国之臣,到死他也无法原谅那些臣子。那么,究竟他和臣子们是处于一个多么恶劣的关系?他们之间又有着怎么的博弈?竟然使得他发出这样痛彻心扉又让人倍感悲哀的感叹。

对于南迁这个问题,就有人曾经提出过,那就是翰林院的李明睿。当时面对崇祯对于未来的计划时,李明睿纠缠不清明确的提出,此时叛军已经是形成气候,难以和字节全部平定,这对于京城来说,很危险,在这种危机时刻,唯一的选择就是南迁。对此崇祯也会死颇为赞同,可以说这既是一种防止灭国的方略,也是一个保存实力的好方法。但是他不能明说,因为他是皇帝,而且他也想做一个硬气的明君,不想自己被后世的人们骂为软弱无能的皇帝,丢失国土,被起义军追着打。

这是一种这样的心态,让他舍不下面子自己提出来同意,他想的是,要让这些臣子们都同意这个建议,自己也就顺势答应了,不会有什么尴尬,但是让他更尴尬的是,无数臣子,没有一个来奉迎自己,一个个都是狡猾无比,玩起了沉默是金的把戏。于是只能选择在朝堂上再进行决断。结果到了朝堂,一片争吵,无人给他台阶下,反而是拆他的台。于是,优柔寡断的他最终还是没有作出南迁的决定。当国家沦陷之际,大臣们更是提出让他坚守京城的计策,让他对这些臣子彻底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