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岛国的英国最关心欧洲大陆势力的平衡,最担心欧洲大陆出现强主,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英国一直奉行离岸平衡和光荣孤立的政策,把均势奉为圭臬,因此成为反法同盟的主要撺掇者,最终实现欧陆均势。但是,英国在德国统一问题却失了手。
普法战争时,英国选择了坐壁上观,但是让英国没有预料到的是,法国败得那么快,普鲁士赢那么轻松。英国还没有反应过来,普法战争就以普鲁士胜利而告结束。也没预料到的是普鲁士会乘胜建立了德国,更令英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德国崛起后,先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把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拽下了马。
那么,英国当时为什么没有干涉普法战争,阻止德国统一呢?
对于英国来说,普鲁士打赢普法战争绝对是意外事件。问题就出在了对形势的判断上。当时英国以为普鲁士根本不是法国的对手。换言之,就是高看了法国而看低了普鲁士。
其实,拿破仑之后的法国一直有点好高骛远,做事喊得响,但问题是与其实力并不匹配,到了拿破仑三世也一样是借伯父拿破仑的余威在那里鼓大泡。貌似强大其实是外强中干。但也不能说法国一无是处,毕竟与英国一起在克里米亚打败了沙俄,又联合撒丁王国将奥地利赶出意大利地区,推动意大利统一,还在世界上抢占那么多殖民地,依然保持着欧洲大陆霸主模样。
而在普法战争之前,整个德意志的人口达到了4100万,而法国却已经不到4000万,事实上,法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普鲁士一国,还有除奥地利之外的整个德意志的军队。这样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军队的人数上被对手超过,要知道路在易十四时代法国面对的可是全欧洲。
在经济上,法国一直不那么景气,英国早就通过工业革命把法国落下,到了19世纪的中期,普鲁士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建立关税同盟,使德意志地区的经济也超过了法国。其实在战前,法国的经济与整个德意志地区并无优势可言。
然而,英国却被法国的“虚胖”遮住了双眼,对普鲁士及整个德意志的崛起视而不见,造成了误判。战争一爆发,英国还在琢磨怎样应对战争胜利后过度膨胀的法国,甚至曾一度想过联合普鲁士共同对付法国。
可是,战争结束得太快了,仅仅7个星期,普法战争就完事了。这在欧洲是极其罕见的。要知道欧洲打一场战争都是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时间的,而这一次法国在七个星期就投降了。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拿破仑三世兵败被俘之时,英国、奥地利和沙俄还在猜测普鲁士到底能在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对阵中能够坚持多久!
事实上,拿破仑三世对自己的失败和威廉一世、俾斯麦对赢得战争的胜利都没有心理准备,然而,失败和胜利就这样势不可挡的来了。
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太过轻敌了,根本没把普鲁士视为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所以,在法王决定进攻普鲁士时,曾狂妄地说率领他的士兵到柏林游览一圈。其轻敌狂妄可见一斑。在战前,法国根本没把普鲁士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德意志地区看成是统一的,还指望拉拢的德意志的邦国对付普鲁士,还想重演他伯父拿破仑解放南德意志的那一幕。
在法国人看来,普法战争就是普鲁士和法国的战争。但实际上拿破仑三世面对的不仅仅是实力不如法国的普鲁士,而是整个德意志地区和空前高涨的德意志民族意识,拿破仑三世已经不能向他伯父拿破仑那样拉拢南德意志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法战争就是德法战争。
而自大狂妄的拿破仑三世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不仅御驾亲征还轻敌冒进,致使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军被以逸待劳人数占优的德意志联军消灭,而在法国再次动员准备再战之时,拿破仑三世已经挺不住投降了。
就这样,普鲁士在谁也没有想到、谁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赢了普法战争,使欧洲列强们还没有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结束了战争。所以,不光是法国误判,英国及其它列强都出现了误判,都以为普鲁士不是法国的对手,结果普鲁士把普法战争打得干净利落,守株待兔,以逸待劳,迅速结束战争。
就算英国想要干涉,当时法国政府倒台,国内一片混乱,仅靠英国的陆军也难以做到,加上仅七个星期战争就结束了,给英国反应的时间太短,招不到雇佣兵的英国陆军根本与德意志的几个军团对抗。所以,奉均势为圭臬的英国只能眼看着德意志的统一崛起。
现在看来,不管怎么说在普鲁士崛起、统一德国的问题上都是把均势奉为圭臬英国的最大败笔。因为毕竟是德国崛起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最终把英国这个世界霸主打回了原形,成为世界上的二流国家和美国的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