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之一字是汉语里的常用字,在长久的岁月里都作为母亲的亲切称呼。即便到了当今社会,"妈"作为母亲的含义更加普及,"娘"之一字作为母亲的含义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甚至在很多方言里依旧被频繁使用。
时光回溯,最初的"娘"也并不代表母亲,那个时候代表母亲的字多用"孃"。在岁月的淘洗里,"孃"与"娘"作为称谓语都逐渐被人们淡忘,而"娘"之一字更是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各类全新的定义,逐步走向字义复杂的道路。
一、"娘"的渊源以及字义的演化
1其一唐以前"娘"的字义较单一
"娘"之一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从字形结构上可以看出是由"女"与"良"构成的形声字。甲骨文时期的"娘"字并不用于母亲或是其他女性的称谓,大抵用于女性的名字。
然而在古代社会,女子地位并不尊崇,所以作为女子名字的"娘"字并不多见于记载。及至人文开放的魏晋时期,"娘"之一字终于重现世间。南梁《玉篇》中记载:娘,女良切,少女之号。
这个时期的"娘"除了从前取名的用途,鉴于"女"与"良"的结合,人们充分发挥"良"字含义,使得"娘"这个字落在诸多良善美好的女子身上。
不愧是被誉为最具灵气与创新的魏晋时代,在极度动荡不安里,诸多文人学者喜爱求新求变,敢于挑战过往重写历史,"娘"之一字的重现与重新定义于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娘"字自此复活,在后来的岁月里更是历经了万千变化,时至今日依旧活跃在庞大的汉字家族里。
2其二自唐起"娘"字义变得复杂多样化
自魏晋时代起,"娘"字终于步入称谓语行列被广泛使用。及至唐代,人文开放,人们的诗文创造力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由此各类字词含义的开发与扩展在如此包容的文化氛围里也是变得愈发多样与复杂。
"娘"字除了继承前朝对良善女子的称谓用途外,也开始演化出对其他女性身份的代称。譬如"父娘"、"娘子",可见,"娘"字在这个时代不仅演化出现如今人们熟悉的母亲称谓含义,还出现了其他女性身份称谓的含义。
一些由女性担任的职业也常用"娘"字,譬如"红娘"。自此时起,"娘"之一字作为称谓语开始展现其复杂多样化的一面。
二、称谓语"娘"如何被逐渐遗忘了
1其一"妈"比"娘"的读音更加容易
""娘"字易于书写,所以在建国后的汉字体系中得以保留。然而命运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备受热捧的"娘"字却逐渐被现代常用字"妈"取代,这是由于后者的发音更加方便。
而且"妈"字的发音似乎更加贴合整个人类的原始声学,各类语言里都能听到"妈"字的发音,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妈"字取代"娘"字,最终成为如今的母亲称谓,除了发音轻松的表层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社会媒体时代的变迁。
人们正处在由文字向视频影像过渡的媒体时代。比起文字,人们更加在意的还是画面和声音。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变局里,"妈"这个虽则浅薄却无比口语话的字,才能轻而易举地战胜拥有深厚底蕴,从甲骨文时代便存在的"娘"字。
虽然,在很多方言里"娘"字依旧作为母亲称谓存在,但早已被排除在主流意识之外,沦为边缘文化。
2其二"娘"的字义复杂容易生歧义
"娘"字在长久的岁月发展里拥有多种字义用途,这也成为它的独特优势。不过成亦在此,败亦在此。频繁的使用,使得"娘"字的定义不再局限在充满敬畏的称谓语中,更演化出各类复杂的意味。
自元代起,"娘"开始出现在一系列辱骂的话语之中,骂娘的语言风气开始兴起,这令"娘"这个原本干净神圣的字眼开始变得复杂污浊起来。而各类带"娘"的词汇丛生也令"娘"的称谓含义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容易混淆产生歧义。
"娘"作为母亲的神圣感逐渐被相关不良词汇玷污。字义不达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娘"字的称谓感逐渐消失。
虽说能包罗万象不是坏事,但吸纳包含得太多不免令其失去本真意味的同时,更容易陷入是非波折之中。"娘"之一字兴盛于自身字义的繁复,同样也由于过于繁杂不清失去了得来不易的独特母亲称谓的尊荣。
3其三网络时代"娘"被污名化
尤其是到了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各类新词新定义层出不穷地出现。"娘"之一字也没有逃脱网友们的捉弄,从最初的良善女子到各类女子称谓,甚至一度成为母亲的神圣称谓,这样的尊崇与历史在网友们对着键盘的敲打瞬间便灰飞烟灭了。
虽然骂娘早已有之,但这终究只是"娘"字文化里细小的一环。只是今时今日,"娘"的污名更添一层,对不够具备男子汉气质长相偏柔弱清秀的男子统称为"娘"。
这应该是"娘"字被创造出来遭遇的最大危机。没人再愿意提起它作为母亲称谓的神圣过往,对它的态度只有轻蔑与嘲讽。任何正常男子都不想和这个字扯上关系。它成了一个时代里嘲讽鄙薄文化的概称——娘。
只要人类的历史得以存续,"娘"字的这段历史就不会被磨灭。攀登高峰不易,跌落悬崖瞬间,不知"娘"字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踏上高贵称谓语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