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是所有大企业的顽症,但凡具有规模的和上市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存在内耗。
高层对了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派系之争、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的矛盾、员工之间为了推卸责任的互相推诿。
这些形成的内耗,企业发展必然减速,并且还会引发严重危害。轻则业绩萎靡、利润减少,重则分崩离析,就地解散。
《战略定力》的作者, 原三星电子原CEO 权五铉同样碰到这样的问题,他认为,内耗实质就是“谷仓效应”。所有业绩差的部门或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彼此分离,像两个大大的谷仓,交流仅限于各谷仓内部,与其他谷仓内的业务部门或员工没有任何沟通。
针对这种情况,他说有一个绝招,就是将谷仓中的人,尤其是其负责人互相调换,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轮流担任各谷仓的负责人。轮流调换的时候,不让他们事先知道自己会去哪一个谷仓,这样就可以破解谷仓之间彼此封闭的结构,促进交流。
什么是谷仓效应?反内耗就要先打破各个谷仓才是有效解决的途径
谷仓效应是指企业内部因缺少沟通,部门间各自为政,只有垂直的指挥系统,没有水平的协同机制,就象一个个的谷仓,各自拥有独立的进出系统,但缺少了谷仓与谷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之间未能建立共识而无法和谐运作。
一句话就是各部门之间只重视内部的垂直协作,无视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
正如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福的家庭不也是这样吗?在不幸福的家庭中,夫妻之间没有交流,他们各自看电视、玩手机,孩子也躲在房间中独自玩游戏。家人之间没有沟通,也就没有了亲密的情感交流。那么相反,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呢?他们通过沟通来交流和培养感情。
在不幸的公司,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问题。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你的企业会出现亏损,他们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许多问题混杂在一起
导致部门接连亏损吗?还是亏损部门的所有员工彼此心不齐呢?
对此,作为领导者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所有业绩差的部门或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谷仓效应”给部门或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彼此分离,像两个大大的谷仓,交流仅限于各谷仓内部,与其他谷仓内的业务部门或员工没有任何沟通。
反内耗:清理组织内的各种割据势力
怎样才能改变像谷仓一样闭塞的企业结构呢?高喊口号,号召部门间多交流没有任何意义,这就和劝那些不幸福的夫妻相互敞开心扉一样,毫无用处。这些夫妻早就知道他们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同样的道理,亏损企业的员工也明白出现赤字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交流。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明明知如此,仍然不愿交流。
针对这种情况,《战略定力》的作者原三星电子原CEO 权五铉说,
我有一个绝招,就是将谷仓中的人,尤其是其负责人互相调换,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轮流担任各谷仓的负责人。轮流调换的时候,不让他们事先知道自己会去哪一个谷仓,这样就可以破解谷仓之间彼此封闭的结构,促进交流。
轮转:强制性地疏通内部沟通渠道
谷仓内也有其自己的一片天地。假设事先已经有了“开发谷仓”“制造谷仓”“市场营销谷仓”,各谷仓的负责人就好像独立王国的国王,他们将与其他谷仓的交流全权交给下属,自己端坐在最高宝座之上“君临天下”。他们分别是“产品开发之王”“制造之王”“市场营销之王”,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极为满足。一旦有员工向“产品开发之王”提出与他不同的开发意见,他便会认为这是对其王权的挑衅,然后大发雷霆:“你闭嘴,那些我以前都试过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说得也没错。他长期在“产品开发谷仓”中工作,是当之无愧的“产品开发之王”。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只有给他沉重的打击,才能破解谷仓的闭塞,废除他的“王权”。
那么我究竟采取了什么方法呢?我将“产品开发之王”调到“制造之王”的位置上。通常我会迅速发布调令,让他本人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岗位变动,“产品开发之王”一定会惊慌失措,因为他虽然被推举为“王”,但只不过是“产品开发部门”的“王”而已,对于制造一无所知。因此,成为新的“制造之王”后,
他不得不开始听取“制造谷仓”中的下属的意见,不得不进行交流。
这种突然袭击式的岗位调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每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调任到哪一个谷仓,因此,各谷仓之间不得不开始事先交流信息,开发、制造和市场营销之间打开了沟通的渠道,逐渐开始乐于与其他部门展开合作。据我观察,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那么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从来都不会自发开启。
当人们处于自己的舒适区时,绝对不会想要变革,他们只想继续待在现有的谷仓中,因为这样,才会更舒适。因此,只有采取强制手段,才能让他们做出改变,作为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一定必须大胆地采取一些强制性手段。当然,其中也有例外,好奇心重的人即使不受外部强制力的推动,也能主动做出改变。作
为领导者来说,能遇到这样的下属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但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而且那些人力资源部门比较弱的中小企业也很难采用这一方法。不过,我还是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几个部门之间尝试这一方法。
拆除舒适区:让所有管理者重新“回炉”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两个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在每件事上都会发生冲突,他们不仅相互推卸责任,而且干脆不交流,彼此对立,所以我让人事部经理调换了他们的职位。此前一直针锋相对的两位负责人突然转换了立场,不得不开始打交道。从那以后,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化解了,最终成为互助合作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