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出土一件三国文物,证明三国第一军神非关羽,而是另有其人

2020-07-25 12:15:55 作者: 吉林出土一件

三国是一个文人、谋士、猛将辈出的年代,文如曹子建,武如吕布、关羽。但或说谁是三国第一军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认为是关羽,也有人认为是吕布,也有人说是赵云。这三个人如果用猛将来形容是十分准确的,但若用军神,始终差点意思。

将之勇并不在技艺过人,也不在胆识过人,论单打独斗、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周瑜个个都不行,估计随便来个黄盖就将他们摆平了。勇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算是当世高手榜前几位,但若论谋略,他们也差点意思,纵观三国,这几位单挑的能力难有对手,但似乎也没有组织过一次像样的大型战役。

许多人认为关羽是三国中的武神,名气大、讲义气、有节气,后代人三教九流都拜会关二爷,他才应该是三国第一军神。他虽然优点很突出,但同样缺点也很突出,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这一点也限制了他的战绩。失荆州,就是他一生不可原谅的过失,他这一大意,让蜀国光复汉室的梦想成了泡影。

整个三国史,群雄逐鹿,你争我夺,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混乱的内斗,经过《三国演义》的加工渲染,蒙上了英雄时代的外衣,表象上看着,是各方人才、英雄玩着谋略、心机、杀伐果断,极有血性。但其背后呢,百姓生灵涂炭、赤地千里、饿殍遍地,这才是英雄逐鹿所付出的代价。

1906年出土的一块残缺三国碑文

光绪32年(1906年),吉林集安的村民在当地官府的号召下,正在修建一条公路,在修路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这石碑正是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反叛纪功碑,此碑为赭红色石英粒岩雕刻而成,发现时,这块碑只剩下了全碑的左上角,但字迹还清晰可见。

此碑残长39厘米、宽30厘米、厚88.5厘米,汉字阴刻,可见7行47字,另有三字虽残但可辨识,共得50字,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凿刻工拙,是难得一见的三国文物珍品。这块石碑记载的内容告诉我们谁才是三国第一军神。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碑文:

首行:正始三年高句丽反二行:督七牙门讨句丽五三行:复遗寇 六年五月 旋四行:讨寇将军魏乌丸单于五行:威寇将军都亭侯六行:行裨将军领玄七行:裨将军

从这段残缺不全的碑文可以了解其大意是:正始三年,高句丽反叛,曹魏派兵讨伐,于正始6年5月凯旋而归,4-7列为参加此次战役的将军。

从碑文可以知道,这记录的是一段三国期间的对外战争:曹魏平定辽东高句丽之战。

三国期间,高句丽悄然崛起,迅速强大起来,对魏国北边疆域造成严重威胁,正始五年,高句丽趁着远东空虚之际来犯。当时担任幽州牧的毌丘俭,率1万精锐亲自讨伐高句丽,先后在沸流水、梁口打败高句丽,并攻其国都丸都城,东川王带着家眷落荒而逃。

攻占国都后,魏兵对城内的人进行了无差别的报复,却唯独放过了曾经以死相谏,劝国王不要兴兵犯魏的沛者得来一家。平叛之后,在当地穿山凿渠,援助居民农业灌溉及交通建设,恩威并济,加强魏国控制力、影响力

正始六年,高句丽东川王意图复辟,毌丘俭再次亲征,并于丸都城分兵两路,一路由玄菟太守王颀带北北上,夺去高句丽北部地区,另一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兵南下朝鲜半岛,攻打高句丽的附属国不耐等地,收复了先汉失地,毌丘俭则率兵收服了丸都周边城。

王颀带兵北上,一路穷追不舍,凡是收留、协助过高句丽王的邑落一并问罪攻破,斩首三千余级,一直追到了今天俄罗斯滨海地区,并占领东北地区,这是中原王朝有史以来东北方向最远的一次远征,使得魏国势力扩经到了整个东北及俄罗斯地区,自此高句丽70年不敢南下半步。

这场史诗级战争,是三国时期对外战争中最好、最大的一次战役,也为后代中原王朝在东亚地区树立了坚不可摧的主导地位。毌丘俭得三国第一军神之称,当之无愧。他真正体现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比三国那些窝里斗的英雄不知高出多少倍,

参考资料:《三国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