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智谋并非三国第一,为何却雄霸天下?五个原因!

2020-07-28 17:45:14 作者: 司马懿的智谋

后期令诸葛亮损失惨重的,是郭淮。

话说这个诸葛亮,他第五次北伐,率军十万攻打魏国,这时候司马懿就通禀全军,就说,如果诸葛亮要是沿着山一直向东打,那前景十分可怕,但是如果说他向西退入五丈原,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诸将深以为然,最后一看,诸葛亮果然是退入五丈原。诸将的心头大石就放下了。

这个时候郭淮独持意见,起身禀奏道:“司马大人,这个诸葛老贼用兵一向诡诈,善于指东打西,你不得不防,我看此次他虽然进入五丈原,但是意在北原。”别人就说,此次司马懿是大拿啊,他是多精明的一个人物啊,你什么事听他的不就完了,你哪儿那么多废话。但是司马懿知道兼听则明的道理,他就说:“老郭你接着把话说完了。”

郭淮辨理析疑道:“如果说诸葛亮通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这个太危险了,陇道一旦断绝,西北那边的老百姓,要吃没吃,要喝没喝,那无非就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向北逃窜,犯上作乱;二就是跟诸葛亮从军,这就导致诸葛亮兵力大增。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请司马大人垂察。”

司马懿一想,是这么回事,但是即便我知道诸葛亮想争夺北原,我派谁去守呢?郭淮毛遂自荐。结果不出几日,诸葛亮果然率军攻打北原,由于郭淮防布周密,诸葛亮没有得手。数日之后,诸葛亮又率军西行,别人就说,诸葛亮这是要打我们的西围。然后司马懿又问:“老郭,这回你怎么看?”郭淮就说:“诸葛亮应该知道兵贵神速这个道理,但是他现在走路走的跟小脚女人一样,他是佯攻西围,实则想攻我们的阳燧。”诸将又不以为然,唯有司马懿觉得,郭淮说的有道理,就命令郭淮守阳燧。郭淮到了阳燧正好碰见诸葛亮率军来攻,又给抵御住了。就这么着,诸葛亮连出数次兵马,都被郭淮拒敌于国门之外,诸葛亮屡次功败垂成,半年之后病死在五丈原。

第九件事,司马懿虽然以声东击西的伎俩将公孙渊枭首,但是他在当地的大屠杀和迁徙汉人的策略,无疑为后世的五胡乱华埋下隐患!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我没看见司马懿哪里有谋万世的胸襟和眼光!

再说最后一件事,设计诛杀曹爽。不得不承认,把曹爽逼到妻离子散的地步,是司马懿隐忍待机、巧妙布局的结果。

但是妻离子散不等于家破人亡!真正让曹爽束手就毙的,还是蒋济。

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当时,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并进言说:“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意在让他们效法当年魏武帝“奉天子以令不臣,蓄士马以讨不庭”的做法,先把圣上移到许都,以待勤王之师。届时,只要曹氏兄弟能凭险据守三个月,那些有心对中原瓜分豆剖的势力就会纷杳而至,趁机浑水摸鱼,司马家族断难称心如意、独成其大!

司马懿为了兵不血刃,才跟蒋济许诺:“你让曹爽投降,我保证不会为难他!”

蒋济不信,让他指着渭水发誓。司马懿照做之后,蒋济才去劝降曹爽。曹爽跟蒋济有旧,于是听信其言!后来,司马懿自毁前诺,杀了曹爽全家,蒋济自惭而死!

若是没有蒋济,想必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胜负也还是五五之数,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得偿所愿呢?!

综上所述,司马懿根本没有多少功劳完全是他自己的!说到高瞻远瞩,他也没有为百年之后的危机铺平垫路;说到才智雄略,他也并不比贾诩、何夔、刘晔他们强,为何这种人会雄霸天下?!

丹阳解答:

您对司马懿的高瞻远瞩和才智雄略产生了质疑!这也是我多年以前的想法。

司马懿虽然内心桀骜不驯,但是在外表上从来低调谦和,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这是为了发现他人的破绽,汲取他人的长处。

自古以来,搞权谋智慧的人都互相瞧不上,都认为自己技高一筹。但司马懿从来不这样。

对于才智过人的荀彧,他夸赞:“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对于敌国来投的黄权,他欣赏:“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诸葛亮),不去口实。”

《军师联盟》托司马懿之口讲到:“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只有朋友和师长!”

此语虽属子虚乌有,但却是司马懿多年来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

第五,司马懿长于养生之道。

三国当中第一位养生专家,是东吴的吕岱。这个是公认的。

吕岱也是军事、外交、内政、谋人、谋身无所不精,而且在惊涛骇浪之中,怡然自得!寿至96岁!

我有篇文章专门写他,在此略过不提。

三国第二位养生专家得算贾诩。第三位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儒教有一个修心法宝是很厉害的,叫儒门心法六绝!

这套心法在元代以后就残缺不全了,但是雅斋居士刘若龙考究、整理过!我把他列在下面:

嗔怨起,罚诵《玉藻》,录《仲尼燕居》三,化其戾气。

淫邪起,罚诵《孔子闲居》,录《坊记》二,化其污秽。

怠念起,罚诵《哀公问》,录《表记》三,化其惰性。

贪欲起,罚诵《康诰》,录《缁衣》四,化其痴妄。

悲愫起,罚诵《问丧》,录《儒行》四,化其忧愤。

争妒起,罚诵《中庸》,录《檀弓》五,化其炽烈。

即渐以往,神清寿至!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罚抄儒家经典的方式净化心灵。

众所周知,人有六执六欲,一旦陷溺其中便无法自拔,最终一事无成。而儒家的心法戒条当中让我们抄写和背诵的课文,恰恰是六执六欲的克星!可能我们初学乍练之时,会略感不适,但是十年八载之后就会发现它的好处。当我们的六执六欲慢慢减退之后,其利有三,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会变得比别人冷静、快乐、长寿。雅斋居士刘若龙一生圆融无碍、化合四方,寿至一百零七,此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