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敌如虎的蠢行——说说搞垮北宋河北防线的回河之争

2020-08-04 11:11:13 作者: 畏敌如虎的蠢

这里插一句,滚滚东流的黄河倾泻到梁山脚下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浒传》中所描绘的那个“港汊纵横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梁山泊。在此聚义的108名好汉正是凭水泊天险“啸聚山林,筑营扎寨,替天行道”,当然这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盗”其实是群来去如风、居无定所的马贼,跟梁山泊并没有多大交集。

所谓的“水浒将”不过是群马贼而已,规模最大时也不过千人,更跟水泊梁山没啥交集

至此黄河一分为二,虽有一股北流,但毕竟还有一股东流,使得朝野上下的回河之争稍有平息。不过到了宋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回河之争再起,主要是觉得东流的河水不够大、不够猛,让大家伙心里没底。于是赵顼从谏如流,在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下诏封闭北流以增东流水势。

结果北流河道刚刚封闭没多久,暴脾气的黄河再度咆哮,于闭口处决口,糜烂了河北大地。至此黄河流向完全失控,终于在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于

澶州决口后,彻底淤塞了东流河道,二股河变成了一股,统统都归于北流。

赵顼君臣偷鸡不成蚀了米,一番瞎折腾之后反倒把东流给整没了。这下子汴梁与河北之间一马平川、再无阻隔。幸亏契丹人此时已经快烂透了,否则他们要是绕开河北防线重兵南下,北宋君臣会被揍成个什么熊样还真不好说。

宋仁宗、神宗、哲宗在史书上口碑都不错,但在回河一事上统统都是蠢货

连续的回河失败,却不足以让北宋君臣清醒,而是继续一门心思的琢磨怎么把黄河拉回东流以阻隔契丹人。于是在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宋哲宗赵煦再度下诏封闭黄河北流,试图将其引回东流故道。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咆哮的黄河在勉强恢复东流5年后再度决口,而且还是北流,这下让北宋君臣彻底的死了心,回河之争至此结束。

影响:北宋的这通瞎折腾,不但彻底把黄河天险搞没了,还糜烂了河北防线,堪称是自毁长城。

北宋的回河之争结束26年后,金兵南下,往返黄河如履平地,纵横河北形同逛自家后院。那么问题就来了——黄河天险被北宋君臣自己给玩没了,可河北防线怎么也悄没声的形同虚设了?

须知当时的河北(包括京津,山东、河南及山西部分地区)可是北宋的精华之地,不但盛产精兵猛将、良臣名士,而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堪称鱼米之乡。北宋开国之初,依凭河北之地几乎就能抗衡辽国,使得契丹铁骑不敢轻易南下,不光是靠坚城精兵、水田树林,更多是依靠这坚实的经济基础带来的丰厚红利。如此一来,河北防线无须朝廷过多的投入也能大体做到自给自足,而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宽裕,大多是本乡本土的河北守军也少了后顾之忧,士气旺盛,战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北宋初期河北人才辈出,大半宰相出身于此。而到了后期,除了官宦后代外几乎无人出任宰辅,衰落可见一斑

所以说河北防线之所以能在一百余年间阻契丹人不敢轻易南下,更多靠的是人力、人心,而非北宋君臣一直以为的天险——所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自诩文采风流的北宋皇帝高官们,从一开始就把事情搞错了。

于是他们一门心思的想把黄河这道天险从北流拉回东流,觉得唯有如此才能睡个踏实觉。结果如何呢?三次逆天而行的回河、数次决口,使得黄河这条暴躁的母亲河彻底失去了控制,在河北大地上奔腾肆虐,富庶的城池村庄变成了废墟、泽国,丰饶的良田肥土变成了荒地、水泊,无数百姓死于水患,侥幸活下来的也只能抛家舍业,沦为灾民、流民,从此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