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在宗族意识非常强的古代,子孙多是家族兴盛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此,开枝散叶对一个家族很重要。
古人为了多生儿子也是很拼的,比如一个妻子不行,再多纳几个小妾,不过大部分都还是男主人亲力亲为的,毕竟血统很重要,但也有一些人对此不怎么在意。
管他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只要生下来随自己姓就行,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成子。
田成子是何许人呢?他是田氏代齐的关键人物。
春秋与战国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缓冲期,其中代表事件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自立门户,纷纷跻身战国七雄,深刻影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格局。
相比较而言,田氏代齐则温和许多,虽然也是取而代之,但到底是缓缓图之,前后近三百年的时间,才让姜姓吕齐变成了妫姓田齐。
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到了齐国,得到了齐桓公的亲切接待,并得到了一个工正的职位,这本来也不算是一件大事,齐桓公对他国公子施以援手,也算是体现了大国担当,然而让齐桓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陈完的后代,在未来夺取了他们姜家吕氏的江山。
当然陈完也没有想到,从陈完到齐国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陈完以及陈完的后人在工正这个位子上兢兢业业,其实是很低调的,一直到了齐庄公时期,陈完后人田无宇得宠,还娶了齐庄公的女儿,田家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田家毕竟是外来的,在卿族多为姜姓的齐国想要发展是很难的,而从田无宇开始,接下来的近百年时间里,田家要做的就是在齐国政坛上站稳脚跟,为此他们搅动齐国内部的动乱,惹得卿族之间互相排斥敌对,进而反目倾轧,田家渔翁得利。
当当仅仅削弱卿族是没有用的,田家最擅长的其实是公器私用以收买民心。《史记》记载:田无宇之子田乞“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彊,民思田氏。”也正是因为,晏婴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这并非危言耸听,不久之后就变成了事实。
田乞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以一人之力挑动卿族之间互相攻击,甚至能够左右国君的废立。原本齐景公去世之后,国、高二族拥立晏孺子继位,这与田乞的意志是相反的,在一番运作之下,晏孺子被废杀,而齐悼公被立为齐国国君,悼公继位完全是田乞之力,也因此,田乞成为相国,独揽朝政。
田乞生前有了废立国君的能力,其子田成子更是不逞多让。
田成子继承了田乞的全部,为齐国相国,只不过最初并不是特别顺利,先是鲍氏除掉了悼公,将齐简公扶立为国君,相国由田成子和监止担任,齐简公心向监止却又不肯撤了田成子的相位,加剧了两位相国的斗争。
尤其是子我事件的发生,直接激发了田成子心中的怒意,他带领田家人去诛杀子我,甚至不惜跑进了王宫中,引起了齐简公的不满,虽然田成子和齐简公之间没有真正爆发矛盾,但田成子还是先下手为强,在除掉子我和监止后,还是杀死了齐简公,又拥立齐平公继位。
齐平公继位之后,齐国的国政就没别人什么事了,田成子已经开始为夺权做准备。
在齐国国内,田氏把持朝政后并没有得意忘形,田成子继续延续父亲的亲民政策,“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且赏罚分明,很是在民间刷了一波存在感,以至于百姓只知有田氏,不知有国君。
朝堂上,田成子排除异己,他对齐平公说:“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正是如此,他除掉了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的强盛势力,将齐国国政牢牢握在手中。
国内稳定是基础,国际支持是必要。
为了不引起诸侯的攻伐,田成子将之前侵占的鲁国和卫国的土地都还给了他们,然后积极与晋国的韩赵魏三家订约,也不忘与南方的吴越取得联系,这样,即便得不到其他诸侯国的支持,也不会被攻伐。
在田成子的筹谋下,齐国的国政尽归田氏,齐国的土地也大半都是田氏的。他将齐国安平向东到琅琊的土地都划到自己的封邑内,田氏所拥有的土地甚至超过了齐平公,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田成子要的是整个齐国的土地。
但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具有太多,毕竟还是名不正要不顺,为此,田成子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多生儿子,然后每个儿子都去做都邑大夫,这样加起来,土地就多了。
有了策略就得实行,田成子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他不可能沉迷于女色,但儿子还是要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青草地也没有那么难看了,甚至,田成子自己就开垦了一大片青草地。
而且田成子是一个讲究人,他在广选后宫的时候,规定齐国女子身高七尺之上的才能被选中,成为他后宫的一员,经过海选,他后宫的姬妾达到了数百之众。
他自己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雨露均沾,但他养了很多宾客舍人啊。我们知道,历来,后宫、内宅是不准许外男进入的,能进入的也只有太监了,为的就是防止有伤风化之事的发生,防止玷污了血脉。
而田成子没有这样的顾忌,他的后宫、内宅,宾客舍人可以自由出入,由此可见其容人之量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多生儿子。《史记》记载:“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後宫,後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後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