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亡,源于他的强大,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时代里面,汉唐之衰亡最为人所可惜,他们具有相似的一点就是,都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虽然末代帝王都励精图治,希望恢复江山,无奈空有安国定帮之志,却仍然无法挽回衰亡之颓势。
在我们普遍的影响中,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作为藩镇的一支,始终代表了正统的地位,实际不然,虽然黄巢之乱时期,李克用曾率军匡扶唐室,但也改变不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
李克用本身是沙陀人,早年曾跟随父亲李国昌在平定庞勋起义立下大功,后来被朝廷授予官职,唐懿宗咸通十年,正是赐予“李姓”,也由此在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这一支几乎就代表了李唐王室的传承者。
相对于朝廷,李克用并不受信任,原因也很简单,沙陀族曾数次叛乱,李国昌更是仰仗功勋,肆意妄为,乾符三年(878年)李克用更是擅自杀害朝廷命官云州防御使段文楚,直到黄巢之乱的时候,才再度率军回到中原。
朝廷为了加强对藩镇的控制,实际上一直都有个藩镇派遣监军的习惯,监军大多都由宦官担任,说起来在唐代,宦官的权力一般都很大,因为当时的宦官基本上都掌兵权,甚至拥有随意废立皇帝的权力。
唐末起后,朝廷大臣与宦官之间矛盾重重,地方藩镇割据一方,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弱,但唐僖宗仍然寄希望于凭借朝廷的影响力,来控制藩镇做大,而这一时期宦官作为监军被派到藩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乾宁)三年(896年),昭宗幸太原,以承业与武皇善,乃除为河东监军,密令迎架——《五代史.张承业传》。
事实上这并非是张承业第一次任李克用监军。
张承业其人
毫无疑问,张承业本人是个宦官,根据旧五代史记载,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同州人,很早就进入宫中为宦官,不过在唐代,宦官作为政治势力中的一环,也拥有森严的等级,初入宫的张承业很快得到了内常侍张泰的赏识,并被其认为义子。
有了张泰的帮助,张承业作为宦官的道路基本平顺而且他本身也有一定的能力,虽然身为宦官,却粗通军事,光启年间还曾主持郃阳军事,也因此成为监军的不二人员,早在乾宁二年(895年),张承业就被派往李克用军中任监军。
之所以有这样的任命,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大事,乾宁三年(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死了。
王重盈有两个儿子王拱和王瑶,两个儿子都手握重权,而更为关键的就是,王重盈还有一个养子王珂。
唐末地方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几乎都为世袭,本来按照关系,王拱和王瑶是亲儿子,理应拥有继承权,但王珂本身在军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具有相当的权力不说,关键是王珂的妻子李氏是李克用的女儿。
李克用支持王珂,王拱不甘心失败,于是和李克用的死对头朱温、王行瑜、李茂贞联合,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来就形成了李克用与朱温之间的争执。两大势力都将各自的想法上报朝廷,唐昭宗偏向于李克用,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引发藩镇之间大大出手,这场战争,李克用灭掉了王行瑜、王瑶,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也因为需要调整各个军法之间的混战,唐昭宗在各个藩镇都派遣了监军,张承业也就是此时进入李克用的眼中,并在平定王行瑜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也因为第一次合作十分愉快,李克用对张承业十分赏识。
唐之孤臣
张承业帮助李克用,并不是因为想要跳槽,相反在张承业的心中,始终忠心的只有大唐王朝。
这就不得不提唐昭宗,作为大唐的君主,事实上他一直想要改变地方藩镇割据这种情况,对内昭宗压制宦官势力,对外削弱藩镇的实力,并且短暂的建立了一支可与藩镇一较长短的中央禁军,纵观唐昭宗前期,他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
张承业作为派遣到地方的监军,他的任务是,替朝廷打探地方叙事,并向上汇报,这一点上,张承业并未辜负,而且帮助李克用攻灭王行瑜,本身也是替朝廷铲除地方藩镇。这不但是张承业乐于所见,即便是昭宗皇帝,也很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事实上在河中节度使纷争之前,因为唐昭宗派兵讨伐的结果(虽然自身也损失惨重),李克用的势力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不把朝廷放在眼中,肆意凌驾皇权,引发皇帝的不快,因而在李克用与李茂贞产生分歧的时候,唐昭宗站在了李克用一边,意图削弱李茂贞的实力。
张承业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从而帮助李克用,也因为双方友好的关系,在李茂贞攻打长安前,唐昭宗决心投奔李克用,也就是史书上说所说的(昭宗幸太原),张承业自然是最合适的联络人选。
不过昭宗走到半路上,被华州刺史韩建赶上,并被胁迫前往华州,被幽禁了三年,张承业也因此留在了李克用军中。也因为这个安排,张承业幸免于难。
崔魏公之诛宦官也,武皇伪戮罪人首级以奉诏,匿承业于斛律寺——《五代史——张承业传》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资治通鉴.唐纪八十》
托孤重臣
朝廷对张承业这一类人并不算是很公平,崔胤恨宦官专政,不过也是因唐末以来宦官与朝臣之间权利纷争导致,崔胤为了铲除宦官,因此写信给朱温求救,结果也酿成了朱温篡唐的结果。